首页> 中文学位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研究
【6h】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缘起

1.1.1 城市建设和扩张进程中工业生产基地逐渐外迁

1.1.2 工业遗址的更新利用是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的途径之一

1.1.3 工业遗址是城市中潜在的历史性景观资源

1.1.4 广州工业遗址更新和开发利用的优势及存在不足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工业遗址和工业遗产

1.4.2 创意产业和创意产业园

1.4.3 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

1.5 主要研究内容和范围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广州市概述

2.1.2 广州地区工业遗址概述

2.1.3 广州地区工业遗址更新和开发利用概述

2.2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2.2.1 研究对象筛选

2.2.2 调查对象简介

2.3 调查过程简述

2.4 调查内容和方法

2.4.1 文献资料法

2.4.2 实地调研法

2.4.4 对比研究法

2.5 研究数据采集和处理

3 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市工业遗址景观改造模式

3.2 调研地改造建设总体情况

3.2.1 选址和基本信息情况

3.2.2 面积分析

3.2.3 改建时间分析

3.2.4 区位数量统计

3.2.5 典型景观内容分析

3.2.6 现代服务设施及其它信息分析

3.2.7 植物种植情况分析

3.2.8 主要功能和人的主要活动行为分析

3.3 调研地改造建设详细情况

3.3.1 红砖厂

3.3.2 广州TIT创意园

3.3.3 太古仓码头

3.3.4 羊城创意产业园

3.3.5 信义国际会馆

3.3.6 1850创意园

3.3.7 宏信922创意园

3.3.8 紫泥堂

4.1 讨论

4.1.2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景观改造建设的问题和原因

4.1.3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

4.1.4工业遗址创意园景观营造的思路探讨

4.1.5工业遗址文化传承和发展问题探讨

4.2 结论

参 考 文 献

附录A

附录B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工业企业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式。原工业生产场地的改造和利用及其发展成为近10年来的一个热门话题,国内的一些规划设计师开始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早期比较知名的案例有北京798、上海虹桥、中山岐江公园等,都属于艺术家集中地或公园的模式。通过对广州市工业遗址类场地改造和利用的调研发现,目前广州市的改造情况主要是以改造成创意园为主。据网上2008年的统计数据,广东全省的创意园数量超过400家,广州市的创意园也超过了30家,但在这10年的发展中,创意园的发展状况却良莠不齐。  经过层层筛选,本文选取了8个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的营造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从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的基本情况、区位和面积、平面布局形式与空间格局、公共配套设施情况、视觉识别系统、景观内容及植物种植设计、地面铺装、建筑保留情况、入驻机构等10个方面对其园区公共景观营造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景观改造建设的成绩和经验,归纳出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的现状、共性特征及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对所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提出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景观建设改造中公共景观营造的要点。最后探讨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的思路与方法、文化传承与发展问题。  文章的主要成果如下:  (1)总结出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的共性特征:  广州市工业遗址的改造主要是以创意园模式开发为主,广州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以盘活工业遗址地为主要目的;以文化创意的企业入驻为主;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常见的景观内容有:机械雕塑、公共艺术小品 、涂鸦或3D立体画、苏式工业厂房建筑特色、集装箱、工业时期的烟囱或水塔、浮雕壁画等,其中机械雕塑、 涂鸦或3D立体画最为常见。  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常见的植物造景是:以保留园区原有乔木作为主要的植物景观和行道树;保留原有绿地范围;改造场地出入口局部景观。保留植物均为华南地区常见植物类型,其中乡土植物有大叶榕、小叶榕、白兰、羊蹄甲等。  (2)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所存在的常见问题: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类型单一,景观内容以园区原有乔木植物景观为主,植物品种配置不足;少观花灌木和彩色观叶灌木,植物种植散乱随意,缺乏配置的指导原则。景观内容形式单一,工业历史文化元素表达不够艺术化,缺乏统一的设计和标准。园区利用率不高,宣传和管理力度不够,设施维护力度较差。  (3)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常见问题的成因: 工业历史文化的影响;政府政策导向和资金扶持的影响;周边环境和交通位置的影响;入驻机构的影响;投资管理方的影响。  (4)广州市工业遗址创意园景观改造建设的公共景观营造:空间布局结构整合;工业设施艺术加工与再创造;植物景观改造;视觉识别系统设计。  (5)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思路与方法探讨:完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对景观内容进行创意设计;对植物进行色彩方面的补充;对工业历史进行深入研究,做好文物的保护和更新;政府或相关协会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建筑改造能结合园区文化,与环境和空间相融合;开发工业文化旅游路线。  (6)工业遗址创意园公共景观营造的文化历史传承和发展探讨:保护有价值的建筑、机械和重要场地;打造特色典型景观内容,融入岭南地域文化;建立工业历史博物馆,展示和还原工业生产流水线场景;建立遗址公园,增加休闲、健身、娱乐等服务设施;成为德育教育基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