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
【6h】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以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进展

1.2.1 国内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途径

1.2.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研究

1.2.3 小结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和相关理论

2.1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概念

2.2 相关理论

2.2.1 市场区位论

2.2.2 地价和地租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

3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及应用

3.1 指标赋权方法

3.1.1 层次分析法

3.1.2 熵值法

3.1.3 特尔菲法

3.2 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3.2.1 模糊物元分析法

3.2.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4 怀集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4.1 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概况

4.1.1 地理概况

4.1.2 园区概况

4.1.3 土地利用状况

4.2 怀集产业转移园集约利用评价内容

4.2.1 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4.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3 指标理想值的确定

4.3 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集约利用评价方法

4.3.1 模糊物元分析法

4.3.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

5 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评价结果与分析

5.1 赋权方法分析

5.2 评价方法分析

5.2.1 模糊物元分析法结果分析

5.2.2 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5.3 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城市扩张日趋严重,人地矛盾日益突出。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土地合理规划,整改城市重扩张轻挖潜的现状,土地集约利用势在必行。目前我国土地集约利用不再局限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农用地集约利用,各类开发区土地的集约利用也成为关注的重点。自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改革开放席卷中国大地,为了响应国家发展计划,跟上经济发展步伐,我国开放东南沿海城市并建成产业集聚点,主要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几大类。21世纪以后,工业成为我国发展的重点,各地区根据区域特色建立工业开发区。到目前为止,我国开发区数目已达1492个,遍布全国各地,开发区的集约度水平以及发展成为目前研究的重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开发区产业发展集聚情况,其结果还可以作为开发区升级扩张的依据,合理科学的评价结果能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管理提供有力依据。  数据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基础,科学合理的评价结果不只需要精确的原始数据,还需要对数据精准处理以及指标赋权,本文以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为评价对象,将目前指标赋权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层次分析法、熵值法和特尔菲法作为指标赋权方法,模糊物元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作为评价方法,进行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对比。  首先,本文直接参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的指标体系,并利用三种指标赋权方法分别确定指标权重;其次利用模糊物元分析法和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得出评价结果;最后,分别对各类赋权方法和评价方法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层次分析法基于特尔菲法的专家判断,得到判断矩阵,因而具有主观能动性,但在赋权过程中又结合客观计算以及权重因子间逻辑合理性的分析,层次分析法所得权重与特尔菲法确定的权重虽然不同,但数据间逻辑关系以及各指标影响程度都保持一致;熵值法完全依靠所采集数据进行指标权重确定,虽然过程完全客观,不受主观因素干扰,但所得结果与其余两种结果相比较,指标间影响程度有很大差别,目标权重差异更是明显。不同的评价方法表现结果有差异,本文所用模糊物元分析法是在物元分析法的基础上增加关联函数,通过建立指标量值与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加权求和,求取最大值原则确定怀集产业转移工业园等级;多因素综合评价法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方法,通过对指标集约度分值加权求和得到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两种方法都是集约度结果的求取,但表现形式不同,也使得它们的使用情况不同。目前全国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依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度分值进行排名,并认为排名靠后的开发区集约水平不高,忽略高水平对比性,因而需要参考实际状况,确定适当的开发区评价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