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活体鳜鱼储运安全性研究在溯源体系的应用
【6h】

基于活体鳜鱼储运安全性研究在溯源体系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食品产业从数量要求转化为品质要求。我国是水产大国,养殖品种多,产量高,流通范围广,鲜活销售多,开展不同品种包装标识技术研究,提高水产品质量与安全,建立可追溯体系,对于保障消费者食用安全,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鳜鱼是人们喜爱的一类高档食用水产品,近年来,鳜鱼药残超标,有害保活剂及包装物有害物质的残留影响了鳜鱼的质量安全,一定程度打击了人们对鳜鱼的消费信心。鳜鱼的养殖主产区在广东,销售市场遍布全国各地,且鳜鱼属凶猛肉食性鱼类,以鲜活销售为主,其鱼鳍硬且锋利,包装、标识、运输难度大。以鳜鱼为实验对象开展研究,可为众多水产品的包装、标识、运输提供对策及参考。  论文针对活体鳜鱼带水包装技术研究及在溯源平台中应用,得出以下结果:  1.包装储运技术研究。鳜鱼的运输,目前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是泡沫箱内装塑料袋,降温充氧的方式;二是针对快递应运而生的单条活鱼运输方式。根据以上两种储运需求,研究CO2对鳜鱼致晕的效果、充氧时间对鳜鱼恢复活性的影响、充氧包装包装中不同氧气压下水体的溶氧量及对鳜鱼生存的影响以及充氧包装中鳜鱼存活时间对水体化学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18℃下,通入 0.1MPa 分压 CO2 360s 时, 0.4-0.6kg 的鳜鱼可被致晕;致晕的鳜鱼转入充氧式包装(氧气 15kPa),鳜鱼可存活23h。  2.包装介质安全性研究。对市场销售量较大的塑料袋浸泡在水中,测定水中的塑化剂和抗氧化剂溶出情况;在活鱼运输的水中添加超量的塑化剂和抗氧化剂,测定活鱼吸附的情况,以判断活鱼的溯源介质的安全性。结果表明,采用复合PE/PA塑料袋作为活鱼运输的溯源介质,是安全可行的。不符合国标标准的塑料袋(包括再生塑料袋)[食品用塑料包装膜、袋(CCGF 209.2-2010)]在9mg/kg溶氧量的水体中,会溶出塑化剂和抗氧化剂等小分子有机物,并在活鱼生存期间富集在体内,造成安全隐患。  3.在全链溯源平台中的应用。全链溯源平台是以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由生产管理系统、质量安全监管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构成,为提高养殖主体产品质量及储运安全的控制能力、提升政府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现产品全链溯源创建了一种可行模式。根据研究鳜鱼安全致晕、安全介质的结果,把储运过程的相关因素添加到平台里,作为储运过程的安全监控指标,在满足追溯的同时,提高活鱼储运安全性。经试点运行后,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控制水产品储运安全和防范水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方面,效果明显。

著录项

  • 作者

    陈玲;

  •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
  • 学科 食品加工与安全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林捷,吴耀森;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水产品,活体鳜鱼,包装介质,可追溯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