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叉角厉蝽人工饲料研制及其捕食效能评价
【6h】

叉角厉蝽人工饲料研制及其捕食效能评价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A total of 31 groups of artificial diets were

展开▼

摘要

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 (Wolff)是农林作物上一种重要的捕食性天敌。本文以蛆粉、牛肝、鸡蛋黄、柞蚕血淋巴、蜂蜜为主要成分,采用二次旋转回归组合设计方法,开展对叉角厉蝽适宜人工饲料的筛选;同时采用捕食功能反应方法,评价以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对黄粉虫与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效能。为室内大规模繁育叉角厉蝽及其田间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叉角厉蝽的人工饲料的研制  以桔小实蝇蛆粉、牛肝、鸡蛋黄、柞蚕血淋巴、蜂蜜为主成分,以蜂王浆、海藻糖、酵母粉、氯化胆碱、抗坏血酸、硫酸链霉素、鲜牛奶、菜心汁液为辅助成分,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共设计了31组人工饲料配方。结果表明,90%以上的配方均能使叉角厉蝽完成世代发育,但与以黄粉虫作为猎物饲养(对照)的相比,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的若虫发育历期与存活率、成虫体重、产卵雌成虫百分率、产卵量等生物学指标存在较明显的差异。从发育历期上看,与对照组相比,人工饲料所饲养的叉角厉蝽若虫的发育历期以18号、26号配方的发育历期较短,分别为17.00d与17.68d,与对照饲养的17.39d接近;其它配方饲养的叉角厉蝽若虫的发育历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其中又以对5龄若虫的影响最为明显。从存活率上看,与对照组相比,2号、4~5号、9号、13号、17号、19号及25号配方饲养的叉角厉蝽的若虫存活率在50%上,稍高于对照的49.09%;而6~8号、11~12号、14~16号、23号、27~31号的存活率较低,均低于30%。从对成虫繁殖力的影响来看,人工饲料饲喂叉角厉蝽的繁殖力有所下降,雌成虫产卵量较高的配方为16号、18号、20号及26号,产卵量介于86.63~101.87粒之间,但均明显低于对照的292.47粒。人工饲料饲喂叉角厉蝽产卵前期比对照组叉角厉蝽产卵前期显著延长,雌雄性比波动较大、产卵雌虫百分率下降,但后代卵孵化率差异不明显。通过考察关键生物学指标,如若虫发育历期与存活率、产卵雌成虫百分率、产卵量、后代卵孵化率这4项指标,18号、20号及26号配方的饲料效果相对较为理想,其中最优人工饲料配方为18号。方差分析表明,橘小实蝇蛆粉、牛肝、鸡蛋黄的含量对叉角厉蝽若虫存率及雌成虫产卵量有显著的影响。  2.人工饲料对叉角厉蝽捕食效能的影响  采用捕食功能反应的方法,评价了人工饲料饲养的叉角厉蝽3龄、5龄若虫、雌成虫对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 (L.)及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3龄和5龄幼虫)的捕食效能。结果表明,以18号配方饲养的不同虫态的叉角厉蝽对黄粉虫和斜纹夜蛾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 Ⅱ模型。不同虫态的叉角厉蝽在实验设置的猎物密度范围内,其捕食量均随猎物量的增加而增加。人工饲料饲喂的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与对照组均表现为,虫龄越大其捕食量越大,雌成虫捕食量最大,5龄若虫次之。人工饲料饲喂的叉角厉蝽雌成虫日最大捕食量为14.6头,稍低于对照组的17.6头。人工饲料饲喂的叉角厉蝽对斜纹夜蛾5龄幼虫的捕食量与对照组的捕食量相近。人工饲料饲喂的叉角厉蝽各虫态的瞬间攻击率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增强,对靶标害虫斜纹夜蛾幼虫的捕食效能有所提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