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老纽约小说”看华顿的法国情结
【6h】

从“老纽约小说”看华顿的法国情结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目录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 General Introduction to Her Literary Career and Works, Especially“Old New York Novels”

1.2 Literature Review

1.3 Originality of the Thesis

1.4 Organization of the Thesis

Chapter Two Her French Complex:Contrast between Old New York and French Society

2.1 Old New York Society

2.2 French Society

Chapter Three Roots for her French Complex

3.1 Social Roots

3.2 Personal Roots

3.3 Her Escape and Idealization Strategy

Chapter Four Conclusion

参考文献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伊迪丝·华顿(Edith Wharton,1862-1937)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美国最为重要的女性作家之一。其三部小说—《纯真年代》,《欢乐之家》,《乡村习俗》—奠定了她文学上不朽的地位。由于这三部小说对华顿时代的老纽约社会做了细致的描写,因此又被合称为“老纽约小说”。在这三部作品中,华顿对老纽约社会进行了批判性的揭露,而对法国社会则做了美化的描述,表达了她对法国社会的向往之情。但评论家中很少有人注意到华顿的这种法国情结,更没有人从这一方面进行过研究,因此,此篇论文将对“老纽约小说”中对老纽约社会和法国社会的描绘进行对比研究,然后讨论华顿法国情结的成因,以此对华顿的法国情结做一个彻底的研究。
  本文首先讨论了“老纽约小说”中华顿对法国社会和老纽约社会所做的不同描述,认为华顿是通过对比老纽约社会中的种种不道德现象和法国社会中的美德而展现她的法国情结。一方面,在她的笔下,老纽约社会被描绘成一个金钱至上,虚伪不堪且男女极不平等的社会;而另一方面,法国则被美化成一个注重文化自由自在的理想化社会。两种社会低俗和文明的鲜明对比清晰反映出华顿的法国情结。
  继而本文对华顿纽约情结的成因做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有社会和个人两个因素造成了她对法国的迷恋。首先,美国物质主义和文雅传统的文化分裂,文化的落后和物质主义的不断崛起让许多美国学者包括华顿感觉到美国包括老纽约是一个肤浅而虚伪的社会,而欧洲文化的蓬勃发展又让美国学者对欧洲的文化氛围非常向往;其次,老纽约压抑的生活和不幸的婚姻让华顿更加不喜爱老纽约,同时法国是华顿经常旅行的地方,也是文化名人汇集之地,华顿便将其理想化为避难所,使自己远离老纽约社会的压抑生活和文化贫瘠。
  最后,在总结以上论述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华顿的法国情结其实是她逃避的一种方法,她在作品中对法国社会的美化描绘和现实生活中对法国社会的迷恋都显示了她对现实生活的逃避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