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在微创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价值
【6h】

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在微创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价值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传统医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认识

1.2 现代医学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认识

1.3 微创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4 Mimics软件的应用概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4 观察指标

2.5 统计方法

2.6 研究结果

第三章 讨论

3.1 经皮椎体强化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3.2 影响经皮椎体强化术骨水泥渗漏的因素

3.3 影响经皮椎体强化术骨水泥弥散分布情况的因素

3.4 骨水泥/椎体体积比新指标的临床应用价值

3.5 Mimics软件在临床应用的优越性

3.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对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这一新指标在微创椎体强化术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并通过探讨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患者临床疗效、骨水泥渗漏情况和分布情况的关系,利用统计学方法,获得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推荐范围。  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3年3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骨科住院治疗并行微创椎体强化术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本次研究共纳入71例患者,其中男性13例,女性58例,平均年龄为(75.61±10.31)岁。手术椎体共130个。术前采集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程和患椎等资料;安排患者行腰椎或双髋部的双能X线检查测量骨密度值;行脊柱的X检查,测量患者T11上终板和L2下终板间的cobb角度以获取患者胸腰段后凸角,测量患椎和相邻椎体高度以评估患椎压缩程度;行脊柱的CT或MR检查观察患椎的裂口情况。患者临床疗效采用术前1天和术后第3天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进行评价。术后安排患者行以手术节段为中心的CT薄层平扫,取得DICOM文件,基于Mimics软件,计算各个手术椎体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并观察椎体的骨水泥渗漏情况和弥散分布情况。将患者临床疗效、骨水泥渗漏和弥散分布的影响因素作相关性分析,排除有相关性因素后,与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进行相关性研究,利用统计学方法,获得一个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推荐范围。  结果:⑴平均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为0.2663±0.0677。⑵患者的平均VAS改善率为(59.87±13.77)%,平均ODI改善率为(45.88±11.97)%,术前术后评分对比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患者VAS改善度和ODI改善度与患者年龄、术前疼痛时间、骨密度、术前胸腰段后凸角、患椎数和骨水泥/椎体体积比均无相关性。⑶130个手术椎体中发生骨水泥渗漏的有52个,渗漏率为40.00%,所有发生渗漏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症状。骨水泥渗漏与患者骨密度、患椎压缩程度无相关性,与患椎骨折裂口和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⑷130个手术椎体的平均骨水泥弥散分布总分为(8.37±0.99)分。骨水泥弥散分布与患者骨密度、患椎压缩程度无相关性,与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⑸通过对骨水泥/椎体体积比与患者疗效、骨水泥渗漏和弥散分布的关系的相关性研究和ROC曲线分析,得出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推荐范围为0.2033~0.2855。  结论:微创椎体强化术能有效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止痛效果良好,见效快等优点。基于 Mimics软件,可以更好地观察骨水泥在椎体中的分布情况及渗漏情况,通过软件的三维成像技术,能快速计算手术椎体的骨水泥/椎体体积比。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越大,骨水泥弥散分布越好,但骨水泥渗漏风险越大。在骨水泥/椎体体积比的推荐范围下,能减少骨水泥渗漏的风险,让骨水泥达到良好的弥散分布。骨水泥/椎体体积比这一新指标更适应于个体化的椎体特点,对微创椎体强化术术前计划具有良好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