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四叶桑菊汤治疗外感风热证临床观察
【6h】

四叶桑菊汤治疗外感风热证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上篇 文献综述

一、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及研究近况

1. 儿童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2. 学生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3. 医院内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

二、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药治疗现状

三、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机理和分期治疗

1.中医病因病机

2.西医病因病理

3分期治疗.

四、呼吸道感染的西医治疗现状

(一)非药物治疗

(二)药物治疗

3 特殊感染的抗生素选择

五、中西医治疗呼吸道感染中存在问题与对策

中篇 临床部分

一 临床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案

(四)有效性与安全的评价

(五)统计分析

二、结果分析

(一)外感风热证(呼吸道感染)的总体疗效比较

(二)外感风热证(呼吸道感染)的证候疗效、体温疗效比较

下篇 讨 论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结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近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与急性支气管炎、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常以发热、恶寒、咳嗽、鼻塞、流黄浊涕、喷嚏、痰粘或黄、咽喉红肿疼痛、头痛和口渴欲饮,舌边尖红,舌苔黄,脉浮数等为主要证候特征。中医证候表现以外感风热为主,属风热范围,故常以温热病进行辨证。  温病大家叶天士所著《温热论》言“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故对外感风热论治当从“肺卫”着手,正所谓“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方中以桑叶、菊花辛凉轻清,疏散上焦风热;桑叶走肺络,清肺热而止咳嗽;薄荷辛凉,协助桑叶、菊花疏散上焦风热;杏仁,桔梗宣肺止咳;连翘苦辛寒而质轻,清热透表;芦根甘寒,清热生津而止渴;甘草调和诸药,且与桔梗相伍,并利咽喉。诸药相伍具有疏风宣肺止咳之功效。是治疗外感风热证(呼吸道感染)首选药方。另在方中加入枇杷叶、人参叶、龙俐叶,从而组成四叶桑叶汤。枇杷叶性平,味苦,入肺,胃经,是传统的止咳平喘常用中药,有化痰止咳、和胃降逆的功效;龙俐叶性甘、淡、平,有清热化痰、润肺通便作用;人参叶性味苦甘,寒;入肺、胃二经,有清肺,生津;止渴之功。热为阳邪,必伤阴耗津。桑叶、枇杷叶、龙俐叶、人参叶均有清肺热之功,润肺阴之效。故预计四叶桑菊汤治疗外感风热证(呼吸道感染)效果更佳。  研究目的:  本课题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实验设计,使用四叶桑菊汤治疗外感风热证(呼吸道感染)并观察相关指标,从而对四叶桑菊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以进一步完善组方。  研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临床试验组60例(上呼吸道感染30例,急性支气管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共30例),内服四叶桑菊汤。对照组60例(上呼吸道感染30例,急性支气管炎及社区获得性肺炎共30例),给予西医常规抗生素、抗病毒治疗(抗生素用青霉素;抗病毒用利巴韦林)。  结果:  1.治疗后临床试验组总体疗效和症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疗程内,临床试验组体温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2.治疗后临床试验组的肝功能(ALT谷丙转氨酶)、肾功能(BUN、CR),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及心率、呼吸、血压等检查无明显改变(P>0.05),有好的安全性。  结论:  临床研究表明,该方具能明显降低发热患者的体温,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有较好的抗炎、解热作用,能有效地增加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在呼吸道疾病的防治上有一定作用,且有良好的安全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