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男子篮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的研究
【6h】

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男子篮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问题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 言

1选题依据

2 文献综述

2.1 与本研究有关的概念

2.2 研究现状

3 研究意义

3.1 理论意义

3.2 现实意义

4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5 研究的结果分析

5.1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中学的概况

5.2 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教练员基本情况之分析

5.3 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员基本情况之分析

5.4 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球队培养情况之分析

5.5 影响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发展的因素

5.6 影响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运动队发展的其他因素

5.7 结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件1

附件2

后 记

展开▼

摘要

后备人才是一个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基础,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对于国家竞技运动水平的发展意义重大。篮球运动亦是如此,一个国家的篮球运动能否健康、良好的持续发展,只有拥有雄厚的篮球后备人才储备,拥有合理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才有可能在激烈的篮球竞技运动中处于不败之地,反观当今世界诸篮球强国,他们之所以能保持篮球竞技运动的高水平状态,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强大的后备人才储备、合理的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是其成功的关键所在。  青少年篮球人才是篮球竞技运动的生力军,是我国篮球运动不断发展、长盛不衰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的篮球运动也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世界篮球运动水平的飞快发展以及我国国内篮球后备人才培养体制的不断改革,我国的篮球运动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虽然我国的竞技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完善,一系列的社会变革给我国传统的体育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要保持我国竞技体育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纵观我国篮球联赛,无论是CBA联赛,还是CUBA联赛,都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篮球后备人才严重匮乏的问题,探索新形势下篮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体制的改革,发现、解决我国篮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于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完美结合,篮球传统项目学校担负着普及和推广篮球运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篮球后备人才的重要使命。它利用其教育资源优势使学生运动员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为国家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篮球人才,为篮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它的出现,为以科学的手段培养后备人才,扩大后备人才数量,提高后备人才质量,解决我国篮球后备人才的断档问题,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良好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问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研究方法,对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级中学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对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中学人才选拔与培养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总结和概括出影响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因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对兰州市高中篮球传统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为篮球后备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提供科学指导和理论依据,为包括篮球高中传统项目学校在内的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进一步的改革和发展做出自己的微薄贡献。  调查结果显示,影响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篮球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的因素主要有:1.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小学、初中与高中学校整体数目偏少,活动交流不足,篮球运动开展不够活跃,出现两极分化;2.对运动员的选材不够全面和科学;3.球队财政经费和拨款不足,筹资渠道较单一;4.球队与球员参加比赛次数偏少;5.运动员文化课成绩现状不容乐观;6.教练员的训练理念和训练方法有待更新。  针对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在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如下发展对策:1.改革与完善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后备人才选拔与培养的机制,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坚持以人为本,体育、教育、社会相结合,加强“体教结合”、“学训结合”的实施力度;2.结合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的特点,提高篮球训练的科学性,强化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教练员队伍的建设;3.注重和加强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高中学校球队的人才梯队建设,适度增加兰州市篮球传统项目中小学校的数量,注重科学选材;4.加强和完善对裁判员和运动员的监督管理工作;5.改革和完善兰州市中学篮球竞赛制度;6.注重和加强学生运动员文化课的学习,建立健全有效的奖惩机制。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