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郑玉理学思想研究
【6h】

郑玉理学思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 录

引 言

一、选题的缘起及意义

二、前人研究成果综述

三、本文研究方法

第一章 生平与学术背景

第一节 学综朱、陆,不名一师

第二节 郑玉思想形成的学术背景

第二章 本体论与道论

第一节 理气相即的本体论

第二节 道论

第三章 “和会朱、陆”的思想宗旨

第四章 以“诚”为本的伦理思想

第五章 尚实斥虚的经学思想

总 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对郑玉理学思想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理气相即的本体论。朱子学本体论方面理气二分以及由此引发的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天理与人欲、性与情的二分是其理论上难以克服的内在矛盾。陆九渊心学也内在地涵有逃虚务空的倾向。朱、陆二家学说所固有的弊病都不能在其体系内寻求解决的办法。理学与心学内在矛盾的解决,都自然地选择气学的转向。因此,郑玉论理外无气、气外无理,从本体论上影响到黄宗羲的“盈天地皆心”与“盈天地间皆气”的形式上矛盾的两个命题。郑玉的气学转向是不自觉的,他没有从逻辑上对气学本体论给予论证。黄宗羲则对此作了较为清晰的阐释:“理气之名,由人而造。自其沉浮升降者而言,则谓之气;自其浮沉升降而不失其则谓之理。盖一物而两名,非两物而一体也。”尽管黄宗羲仍然进退于心、物二元之间,但这也是从张载到王夫之气学螺旋式发展所不可避免的。到了王夫之的“理依于气”和“虚实皆气”的论题出现,才真正终结了朱、陆关于本体之争。从张载气学出发,中经理学、心学曲折发展,由黄宗羲而至王夫之气学这一段思想史来看,郑玉是朱子理学与象山心学之后气学转向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人物,这就可以看出他在这一段学术史上的地位与他的思想对后人的影响。郑玉的道论以道为最高原则,道统学,道统文,他对佛、老二家作了相对客观的论述。⑵“和会朱、陆”的思想宗旨。郑玉生活的元末明初,朱子学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朱、陆之争走向和会。但是,“和会朱、陆”的理学家们往往还是立于门户,于是“和会朱、陆”出现了三种情况:宗朱、右陆和折衷。郑玉“和会朱、陆”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于朱陆二家后学的门户之争。⑶以“诚”为本的伦理思想。郑玉将“诚”与孝、礼、节紧密结合,事理相融,情理并茂,不惟言说,更重践履。⑷尚实斥虚的经学思想。郑玉治经以义理为归,善于就史事立论,以致用为目的,宗朱取陆,兼采诸儒之长。郑玉理学思想影响后来的新安理学,他的思想对黄宗羲也有一定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