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6h】

磁共振功能成像在宫颈癌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肿瘤影像诊断与放射治疗

OLE_LINK2

Abstract

目 录

xwlw00001

第一章 前 言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检查设备与扫描方法

2.2.1 设备

2.2.2 常规MRI扫描参数

2.2.3 DWI扫描参数

2.2.4 DCE-MRI扫描参数

2.3 同步放化疗方案

2.4 疗效评价及分组

2.5 图像观察及数据测量

2.5.1 肿瘤直径及体积测量

2.5.2 淋巴结长径、短径测量

2.5.3 瘤灶区、非瘤灶区及淋巴结ADC值测量

2.5.4 DCE-MRI数据采集及参数分析

2.6 统计学方法

第三章 结果

3.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肿瘤MRI及DWI表现

3.1.1 治疗前宫颈癌MRI及DWI信号表现

3.1.2 宫颈癌不同疗效组治疗后MR信号及治疗前后meanADC值变化

3.1.2.1 宫颈癌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meanADC值比较

3.1.2.2 FIGO分期、放化疗疗效与meanADC值的相关性

3.2 宫颈癌放化疗前、治疗结束时DCE-MRI表现及参数变化

3.2.1 宫颈癌放化疗前、后TIC曲线类型

3.2.2 CR组、PR组宫颈癌放化疗前、后DCE-MRI半定量参数变化

3.2.3 宫颈癌不同疗效组治疗前、治疗结束时DCE-MRI半定量参数值比较

第四章 讨论

4.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

4.2 DWI成像原理及其在宫颈癌侵袭性评价中的应用

4.2.1 DW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4.2.2 DWI在转移性淋巴结评价中的价值

4.3 DCE-MRI成像原理及其诊断宫颈癌的价值

4.3.1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DCE-MRI半定量参数评价

4.3.2 宫颈癌同步放化疗前后DCE-MRI定量参数评价

第五章 结论

第六章 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综 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DWI和DCE-MRI在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早期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1月间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经病理证实并行同步放化疗的宫颈癌患者50例,其中FIGOⅡA-ⅡB期39例、Ⅲ-ⅣA期11例,治疗结束后1月CR组 29例、PR组 21例。所有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前、治疗结束时及治疗结束后1月行常规MRI和DWI检查,其中23例患者(CR 14例、PR 9例)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行DCE-MRI检查。检查结束后定量评价宫颈癌治疗前、治疗后,以及不同疗效、不同FIGO分期间的DWI、DCE-MRI差异:(1)测量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月肿瘤ADC值,以及治疗前、治疗结束时DCE-MRI半定量参数(OT、TTP、SImax、SImax%),比较ADC值、DCE参数值在宫颈癌治疗前、治疗后的差异;(2)随机选取放化疗前盆腔可疑转移性淋巴结(短径≥10mm)60枚,评价治疗前、治疗结束时的ADC值和大小差异;(3)比较CR组、PR组间的ADC值、DCE参数值差异,评价DWI、DCE在宫颈癌疗效评价中的价值。  结果:  1、FIGOⅡA-ⅡB期、Ⅲ-ⅣA期治疗结束时ADC值均显著高于治疗结束前ADC值(P<0.01),且FIGOⅡA-ⅡB组、Ⅲ-ⅣA组治疗结束后1月ADC值亦显著高于治疗结束时的ADC值(P<0.01);FIGOⅢ-ⅣA期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后1月ADC值(823.6±231mm2/s,1104±117mm2/s,1496±587mm2/s)低于ⅡA-ⅡB期患者(846.7±79.5mm2/s,1202±273mm2/s,1598±218mm2/s),但两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宫颈癌 CR 组治疗结束时肿瘤 ADC 值(1185±366mm2/s)与治疗前(827.9±673mm2/s)、治疗后1月(1554±228mm2/s)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PR 组治疗前肿瘤 ADC 值(804.9±353mm2/s)小于治疗结束时的ADC 值(895±452mm2/s),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1月肿瘤ADC值(1464±876mm2/s)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  3、宫颈癌治疗前淋巴结 ADC 值(779±212mm2/s)与肿瘤 ADC 值(834.8±214mm2/s)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治疗结束时淋巴结 ADC 值(1345±549mm2/s)高于肿瘤ADC值(1085±297mm2/s)(P<0.01);淋巴结纵横比(S/L)治疗后较治疗前缩短(P<0.05)。  4、宫颈癌 CR 组治疗结束时肿瘤 OT(32.28±9.42s)晚于治疗前(21.34±10.37s)(P<0.05) ,且TTP(169.43±44.02s)晚于治疗前(89.77±31.66s)(P<0.01);肿瘤SImax和SImax%治疗前后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5、宫颈癌PR组治疗结束时肿瘤SImax、SImax%(1678.04±1101.3,165.89±23.1)低于治疗前(1870.44±443.7,173.42±22.9),但两者间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结束时肿瘤OT、TTP与治疗前相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  6、宫颈癌CR组治疗结束时ADC值变化率(43.54±12.32%)与PR组ADC值变化率(12.19±6.17%)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R组治疗前ADC值较CR组低,但两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R组ADC值较PR组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1月PR组和CR组ADC值均升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  7、宫颈癌治疗前CR组与PR组间的TTP、SImax%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CR组与PR组间的SImax具有统计学差异,CR组高于PR组(P<0.05)。  结论:  1、宫颈癌在DWI图像呈高信号、ADC图像呈不同程度低信号,反映了肿瘤组织的弥散受限特性;肿瘤FIGO分期越高、体积越大,ADC值越低。  2、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疗程中监测肿瘤DWI-ADC值,以及DCE-MRI半定量参数(OT、TTP、SImax、SImax%)有助于早期评价治疗疗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