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氧化锡纳米晶及其掺铜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6h】

氧化锡纳米晶及其掺铜薄膜的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SnO2纳米晶的结构和光学性质

第三章SnO2及其掺Cu薄膜的制备与性质研究

第四章结语与展望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SnO2作为一种新型的n 型直接宽禁带氧化物半导体功能材料,由于其特殊的物理与化学性能,在很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水热法制备的氧化锡纳米晶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锡及其铜掺杂纳米薄膜为研究对象,采用X射线衍射、高分率电镜、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手段,研究了其制备生长、结构特性以及光学特性。研究工作的主要成果如下:
   1.水热法制备的氧化锡纳米晶生长机制及光学性质在热处理过程中,晶粒生长存在两个阶段:500oC 以下晶粒依靠吸收周围非晶成分长大,所需激活能只有7.3kJ/mol,晶粒生长速度缓慢,并且晶粒不存在晶格缺陷。随着热处理温度的提高,晶粒以相近纳米晶相互熔合的方式长大,晶粒生长所需激活能较大,达到19kJ/mol,晶粒生长速度迅速,生长时的不完全取向粘结形成了位错。
   不同粒径的氧化锡纳米颗粒的拉曼光谱显示A1g(633cm-1)随晶粒尺寸减小而向低波数移动和谱峰不对称展宽的现象,归因于声子限制效应,理论计算与实验数据吻合。
   样品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吸收边随粒径减小有明显的蓝移。这种蓝移归因于量子限制效应。在325nm 波长的激光激发下,氧化锡纳米晶在可见光区520nm处发光,且随着颗粒的尺寸的减小,其发光强度增强,来源于表面缺陷。
   2.溶胶-凝胶法制备的氧化锡纳米薄膜及其铜掺杂薄膜薄膜样品的X 射线衍射图谱和高分辨电镜表明,500oC 热处理后的纳米薄膜已经结晶,薄膜厚度为90nm。铜的掺入并没有改变氧化锡的晶体结构,薄膜样品仍为金红石结构。
   利用紫外-可见光谱仪对薄膜的反射率进行测试,发现氧化锡及其掺铜薄膜对280nm的紫外光有很强的反射。在乙醇的气氛中,氧化锡及其掺铜纳米薄膜的反射率出现降低,气敏特性并不明显。研究了氧化锡及掺铜发光光谱,主发光峰在420nm 左右,随着掺杂量的增加,其发光强度逐渐减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