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6h】

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产业转移问题研究——基于产业梯度转移理论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以及环渤海三大经济圈在我国沿海区域初步形成。其中,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凭借良好的综合优势,发展态势锐不可挡,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但是,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发展也遭遇了土地、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等一系列约束性问题,有借助周边地区为其进一步发展拓展空间和完成产业结构转型的强烈需要。作为中部后发地区的安徽,长期以来政策的东风始终没有吹到过,经济体量偏小和质量有待提高的局面亟需扭转。
   2008年,胡总书记考察安徽时,做出了重要批示,要求安徽省“要充分发挥安徽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要“主动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要“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的分工合作”。在安徽省政府和国家发改委的共同努力下,2010年1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横空出世。
   鉴于安徽良好的地缘优势和其同长三角地区密切的经济往来,本文认为,皖江城市带获批给长三角经济圈产业提升和安徽经济借梯登高带来了机遇,也必将为实现泛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错位发展、一体化推进,和安徽省主动出击,加强对接,做足做好承接大文章,开启新局面、形成新优势。
   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来看,经济发展总是与产业结构的演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层面来说,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一定意义上就是区域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和优化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在上海众多优惠政策被强烈看好的发展前景的吸引下,大量外商投资开始向长江三角经济区域有序转移,这强有力地推动了上海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区域经济发展的集聚与扩散规律告诉我们,当生产要素在某个地区达到或靠近规模不经济时,会出现向周边其它地区的扩张的倾向,产业转移将伴随着整个过程。目前的长三角地区就是这么个情况。
   一般来说,产业转移和地区间的产业梯度是紧密联系的。由于各地区之间在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禀赋上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其在产业上也必然存在一定的梯度差,也正是由于有了这种产业梯度差的存在以及各地区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的需求,才有了在区域间梯度转移的自然规律。也就是说,产业在区域之间会进行梯度接力转移,一区域相对落后或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到其他与该区域存在产业梯度的区域,成为其他区域相对先进或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提升转入方的产业层次与水平。安徽省承接长三角经济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的必然结果,它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必将对实现泛长三角区域协作、协同发展和安徽省加速崛起、全面转型、兴皖富民产生深远的影响。
   本文以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产业梯度转移理论等相关理论为基础理论,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之上,提出了沪浙苏皖地区的经济发展应以产业梯度转移为基础,在“泛长三角”概念下的经济圈区域内,实现产业的互惠转移和产业结构的整体优化;通过分析沪浙苏皖三省一市的相关产业数据和行业数据,以及数量对比分析了其三次产业结构状况,并结合安徽产业结构的实际,提出产业转入和产业结构优化的可操作对策;最后,本文还对安徽省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优势及其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并提出了可行性较强的相应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