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1920-1927)
【6h】

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及当代启示(1920-1927)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立论依据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共青团名称的演进

2.1.2 共青团的内涵和职能

2.1.3 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的关系及演进历程

2.2 立论依据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青年观

2.2.2 中国共产党的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观

2.2.3 中国共产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理论

第3章 推动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

3.1 高涨的民主革命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

3.2 新文化运动营造的自由思想氛围要求进行价值重塑

3.3 十月革命提供了青年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基础

3.4 五四运动推动青年自觉担当起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使命

第4章 早期共青团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1 团一大前:在早期团组织的建立和整顿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1.1 早期青年团组织的建立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1.2 在整顿恢复组织工作中加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 团一大到团二大:在工人运动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2.1 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正式建立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2.2 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3 团二大到团三大:在国共合作的革命实践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3.1 国共的渐进合作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3.2 国民革命前期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 团三大到团四大:在大革命高潮和北伐战争中传播马克思主义

4.4.1 大革命高潮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4.4.2 北伐战争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5章 早期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

5.1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促进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首要前提

5.1.1 根据党的要求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影响范围

5.1.2 按照党的政治方向开展马克思主义传播

5.1.3 在党的指导下不断健全传播的媒介体系

5.2 与错误思想作斗争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确方向保障

5.2.1 与无政府主义的斗争

5.2.2 与国家主义派的斗争

5.2.3 与戴季陶主义的斗争

5.3 创办团属机关刊物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手段

5.3.1 《先驱》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3.2 《中国青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3.3 《少年》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5.4 与青年的发展相结合是共青团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推力

5.4.1 根据青年的发展需求传播马克思主义

5.4.2 根据青年的发展特点传播马克思主义

5.4.3 根据青年的发展层次传播马克思主义

第6章 早期共青团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当代启示

6.1 坚持以党的领导为中心的传播宗旨

6.2 选择顺应时代发展的传播内容

6.3 增强主流媒体的传播地位

6.4 打造能力精湛的传播队伍

结语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鑫;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宝艳;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党史;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