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哲学政法>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美国加州
  • 出版时间: 2013-04-26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

会议文集:第七届生态文明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试图基于怀特海过程哲学的理论资源对现代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哲学反思,考察其文化精神困境的现实生成根源以及实现文化精神后现代建构的生态性途径.现代性历史境遇中全球化与知识经济的兴起,不仅深刻地改变着人们对知识的态度以及社会对高等教育的期待,推动着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以及技术创新的产业化,社会要求高等教育机构实现运作的创业化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最大化其科学研究成果的商业效应,改变了教育与就业之间的平衡;而且加剧了"教育与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不相适应"以及"教育经费的投入能力与愿望之间差距的日益扩大".而这两方面的结合促成了以培养创业意识和提高创业能力为内在价值目标的创业教育的现实生成与发展.
  • 摘要:人类生活在同一蓝天下,共处与一个地球上.生态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基础和环境,即为人类的生活提供着各种条件,也对人类任何与之相反的行为而作出反应.人类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当今世界分为主权国家的条件下,从国内政治角度考察,在多民族国家中,生态文明与各个民族能否共同生活在一起密切联系在一起.进而言之,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稳定密切联系在一起.rn 首先,在生态文明观中,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在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中的发展。发展是多民族发展中国家的第一要物,在开发多民族国家的资源上要体现科学精神。即要保护弱小民族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而不是一味只求本民族利益而损害弱小民族的利益。要科学开发有限资源。而开放资源的同时应该将弱小民族的作为保护和发展的对象,在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中,实现民族群体的和谐相处。rn 其次,生态文明观中,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建设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精神。现代生态文明承认了不同物种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样作为有机物种之一种,人类本身也是分为不同民族族群的。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同民族彼此承认,相互包容,由各个民族组成的共同体是一种合作共同体,它体现了人类政治共同体的新境界。在这种新境界中,民族共存为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奠定了新基础,也为多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奠定了新基础。rn 再次,生态文明观相信人和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的,构成不同生态体系中的生态群体也是相互依存的。对于这些不同的群体,应该是一种对话的关系而不是征服的关系。在这种对话中,不同生态群体,即不同民族群体或族群之间为了共同的生态建设,展开对话和协商。文化对话,合作共治构成了多民族国家维护政治稳定的重要机制。
  • 摘要:农业景观中融合了多种价值,其中最重要的有三种价值:生产价值、生态价值和审美价值,这些价值之间是存在矛盾的,但要努力实现其统一,要强调生态价值是一切价值的基础.rn 建立在工业社会的农业虽然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带来了重大的问题:(一)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二)农民对土地的情感淡化;(三)农业景观的单调;(四)导致人性的某种异化.后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的使命.传统的农业和工业社会的农业都以追求高产量高收入为唯一宗旨.rn 后现代农业不是不要高产量,不要高收入,但是,它不再以高产量高收入为唯一目标.环境的利益、生态的利益、人居的利益乃至旅游的利益都参加进来了.这样就产生了诸多的新的农业理念,诸如"有机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的农业发展理念中,还有艺术农业、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等新概念.新的农业理念创造着新的农业形态,而新的农业形态又创造着新的农业景观.rn 整合了高科技的文明性与农村本已具备的自然性、生态性所建立的农业生活方式将成为城市人向往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这种生活方式更切合人性,更具有的审美的魅力.rn 未来的农业应让人类更幸福.
  •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不仅承认自然界的客观实在性及其对于人类的优先地位,而且从实践出发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从本质上说是关于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关于文明概念的界定,蕴涵着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恩格斯说过:“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文明的本质特征:文明是一个实践的范畴,具有鲜明的实践属性,同时也具有社会属性和历史属性。文明是社会的品质,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人类创造的一切进步成果。因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文明是作为文明系统存在的,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构成。提出人类自身发展的追求应该实现科学的价值转向人类社会的发展路径应该将经济价值与生态价值结合起来。
  • 摘要:本文在探讨霍华德思想的同时,结合我国当前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应该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教训,在城市规划、设计、布局、建设过程中,如何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如何把城市建设得更美好?可以从《明日的田园城市》中获取一定的答案。当然,资本主义各国在城市化进程中也不是没走弯路,在它们城市化过程中也曾使“江河可以变成滔滔的污水沟,滨水地区甚至使游人无法走近,为了提高行车速度,古老的树木可以砍掉,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可以拆除;但是只要上层阶级能中央公园内驱车遨游或是清晨在伦敦海德公园的骑马道上放马漫步,没有人会关心城市中广大市民缺少公园绿地和休息场所。”rn 《明日的田园城市》体现的人民性,超越了时代,以它一个多世纪经久不衰的顽强的生命力影响着世界。它更像一个警钟,时时提醒着人们不要陶醉于当前城市的亮丽外表之下,以贪婪为动力,而忽略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 摘要:正像简·卢布琴科在1997年2月15日美国科学促进会年会上的主席发言中指出的那样,人们正处于一个从生活了几个世纪的旧世界进入一个非常不同的新世界的浪尖上.然而大部分人,包括那些科学团体中的人,都不情愿看到这样的变化,这些变化让人们猝不及防,并且食物和农业体系将首先遭受影响.在巨大的挑战面前,有必要建立起新的规约,就像卢布琴科所说的,那是"人类主宰这颗星球的限度".卢布琴科做出的这些观察报告是基于对即将到来的世纪所存有问题的意识。卢布琴科所指出的问题中至少有一半与农业直接相关。在众多的问题中,一个事实是,“源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氮气体总量要远远超过其他地球生物来源的总和气任何对成功耕作有兴趣的农民,任何对未来几十年安全的食品体系感兴趣的政府,都必须预料到这些即将发生的变化,并开始设计一套可以适应这些变化的农业方式。重新设计必将需要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前的新范式!简单的调整或加强现有的体系都不能应对前面的挑战。在乐观的思想者所提出的“适应周期说”中,人们正进入“重组”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就是“不确定、创新和实验’”。
  • 摘要:当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青年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的过程中,他们的城市交往问题也日益凸显.青年农民工与市民的社会距离深刻地影响了青年农民工的城市交往.社会距离视角下,从制度构建与政策支撑、社会关怀与支持以及自身调适等方面对青年农民工的城市交往进行关注,有利推进增进青年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并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发展.
  • 摘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峻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强了生态文明建设,但是,由于人们还没有真正树立生态思维,我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仍然面临生态环境形势严峻,资源短缺问题突出,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等诸多问题与挑战.由于对中国传统生态文化的忽视与否定,西方工业化思维的统治地位,生态思维的缺失阻碍着我国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
  • 摘要:目前,人类正在遭受一场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在危机面前,加强生态教育,提高全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已经迫在眉睫.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潜在决策者、推动者和主力军,对他们进行生态教育是其全面发展的需要,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我国高校生态教育的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生态教育的地位没有得到提升、内容不够翔实,没有使生态教育渗透在整个教育理念之中,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师资力量匮乏,办学经费紧张.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也要充分调动家庭、学校的力量,还需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及其它文化部门的宣传教育作用.
  •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把国家的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了审美的境界,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最高价值追求。认真学习和理解“美丽中国”命题的价值意蕴,寻找其实现的路径,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认识上,要求“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在行为方式上,要求必须“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格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 摘要:从工业文明的逻辑看,中国乡村文明无法成为工业化的载体,走向消亡似乎是历史必然.当把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导入这个逻辑中则发现,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决定了中国不能走乡村消亡的城镇化之路.特别是从已经开启的生态文明新时代的高度看,中国乡村文明不仅不能消亡,而是负载着城市不能替代的历史使命.中国的乡村文明不仅中华民族复兴之本,自信之根,更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要做好保护乡村文明的守护者,保护好空心化村落,要保护传统生产方式。
  • 摘要:在当代中国,形成了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上述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科学发展观主张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充分考虑环境、资源和生态的承载能力,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和社会的永续发展。它要求不仅考虑当代人的发展需要,还要考虑后代人的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主张社会和谐。它要求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即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它要求关注生态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相融,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自然利用效率。科学发展观主张以人为本。它要求以经济发展的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又化需要—这种需要,不仅是不断提高收入水平,获得更多的物质产品和服务,还包括获得清洁的水、清新的空气、绿色的空间等等。rn 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制度的根源上,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是人与自然矛盾激化的社会根源,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制度以及资本主义生产的矛盾提供的思想武器。在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则指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发生失误的思想认识根源。可以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总体上是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但是如果忽视国情和自然条件,不尊重自然规律,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盲目冒进,追求高速度和高指标,认为经济增长就是社会发展,甚至认为GDP增长就是社会发展,必然造成发展中的挫折,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科学发展观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强调可持续发展,给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正确的方法和观点,纠正了人们以往在这些方面的种种不正确认识,实现了从一味征服自然到顺应自然的思想转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 摘要:邻避冲突治理目标是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治理邻避冲突不能以平息冲突作为目标,平息的结果只能是将邻避设施由公民环保意识强的地区转移到相对落后的地区,即邻避风险没有消除,而是风险转移。这些地区由于环境维权意识、利益表达渠道和公民话语权力相对屏弱而容忍邻避设施的存在,这实际造成了新的环境权利不公平。并且当这些地区的环境意识成长、维权能力提高后,仍会面临新一轮的民意博弈和搬迁压力。所以邻避冲突治理不能以弱势群体环境权利的牺牲为代价。要走出邻避冲突怪圈就必须从根本上构建起更为民主、公正的决策机制,尤其是使所有区域的民意都得到公平对待。因此涉及邻避风险项目应建立信息公开、科学环评、公众参与的决策机制。当邻避设施不得不落户于某些区域时,实际上是这些区域的居民让渡了部分环境安全权利,为大多数人承担了环境风险。基于社会公平的基本理念,有必要设立充分、合理的补偿机制,通过民主谈判、议价的方式,达成与该地区公民环境权益的和解。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邻避冲突在不断蔓延,邻避冲突治理不是孤立事件或短期行为,重要的是构建一个民主的表达和博弈机制,要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之间求得最大平衡,实现生态和谐和社会公平双赢。
  • 摘要:传统农业是人类文化和社会的母亲。农民培育粮食并且创建了有组织的社会和国家。农业产业化打破了它与文明的关系,有两个原因。首先,它引起的暴力革命消灭了农村的文化和传统,使乡村机械化并且使之成为城市权利的附属品。第二,农业产业化对自然世界是有害的。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人类社会文明先后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发展阶段.历经百万年的原始文明没有对自然造成伤害.历时千年的农业文明虽然对自然造成了一些伤害,但一般情况下自然可以自行修复.历时数百年的工业文明则是人类社会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阶段,对自然带来的伤害和破坏有的已经难以修复.生态文明则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崭新阶段.rn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的超越。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人类文明发展阶段,是在对工业文明带来严重生态安全进行深刻反思并积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文明形态。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的那样,“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因此,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开始重新思考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的行为准则。2012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通过了《我们憧憬的未来》。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理念逐步成为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rn 当代中国开启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中国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中国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就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九五”计划决定实施可持续战略,“十五”计划首次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的目标,中共十六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随后提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并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十一五”规划首次将能源消耗强度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约束性指标,提出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中共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中共十八大则明确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战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表明中国开启了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
  • 摘要:中国人百年追求西式现代化,教训多多.中国近10年强调的城乡一体化战略是合理的,不能简单地推进城市化.因为没条件学习西方向国外转嫁危机代价的经验,中国人必须靠自己的比较优势和自己的能力走出和谐社会的道路.中国实现复兴之梦还要促推政府在社会文化上根据东方理性——即村社理性和农户理性形成中国特色的结构调整.
  • 摘要: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特别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妇女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村妇女在生态文明建设中是一支不容忽视的重要成员,特别是农村留守妇女成为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时,这一问题表现的尤为突出.农村妇女在创建"美丽家园"的活动中;,在开展家庭节能的行动中;在"巾帼绿色行动"、"共建绿色家园"的实践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我国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 摘要:中西自然审美长期处于不自觉状态,有审美而无批评,因而中西方美学史上都存在着一个历史性空白一一自然审美批评的缺失,这与其极为发达的艺术审美批评传统形成鲜明对比。审美批评的缺失意味着自然审美尚未成熟与自觉,它使自然审美欣赏处于无标准、无对错、怎么都成的状态,这样的自然审美不可能走向精致化,不可能达到高境界。当代自然审美如何超越古典自然审美这种不自觉、未成熟之状态?自觉地引入自然审美批评,积极建立关于在自然审美欣赏中欣赏什么、如何欣赏的自然审美批评话语体系,引导社会大众健全的自然审美趣味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rn 当代自然审美欣赏如何超越传统自然审美对自然的肤浅、主观欣赏,具有新内涵,臻于新境界?它需要新的文化背景。要言之有二:其一,需要培育全民性的客观、深入、细致地探究各类自然对象、环境内在特性、历史与功能奥秘的科学研究兴趣:其二,需要培育全民性的尊重自然、关爱自然与敬畏自然的环境美德。
  •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通过控制和管理创造的一个远离自然平衡态的耗散结构,包括人类在内的复合生态系统健康和自然、经济、社会三个维度服务功能的可持续发挥是判别该系统文明与否的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就是人类在合理的形而上学观念下,以生态学、系统科学和管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信息或负熵的输入实现对复合生态系统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实现生态文明.
  • 摘要:土地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尽管人们没有根,却深深地扎根于土地,土地是人们生存的基本条件,是幸存下来,进行创造性的、有美感的发展的基本条件。本文将分两步来阐述这个思想:一是根据地球生命和人的生命的生物一物质条件的观点来阐述,一是根据土地的意义和生物为了良好的、有尊严的和值得这个名义的有意义的人类生命的观点来阐述。
  • 摘要:从社会有机体理论的视角审视人类社会文明结构可以发现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狭义)协同发展程度与状态的综合体现,因而是衡量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新标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生态化发展是生态文明的实现路径.
  • 摘要:如何充分利用有机废弃物的资源,是中国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推进循环经济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中国是化肥消费大国,生产化肥要消耗大量的煤、电、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本项目开发的利用固体有机废弃物生产圆球型颗粒有机无机复混肥,使其达到广泛施用于机械化播种的需要,同时也达到了节约不可再生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实现了资源再利用,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是节能减排的目的。rn 本项目采用固态好氧快速发酵技术,利用禽畜粪便、作物秸秆经过添加微生物菌种繁殖发酵制成微生物有机肥。再进一步加工成有机无机生物复混肥料,可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农作物品质,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该肥料中黄腐酸也同样是植物理想的生长调节剂,肥料中的微生物菌种还能降解土壤中有毒物质和农产品的化肥、农药残留物,对不同类型的有机物进行分类酵解,尤其是实现了腐殖质的人工诱导转化,从而表现出良好的沃土、净土、环保、高产、优质、低耗效果,促进农产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rn 该项目是在中国当前土壤板结,农作物品质下降的大背景进行的,一是成功地解决了养猪畜粪的面源污染治理;二是变废为宝,为生态农业提供了高效无污染兼生态安全肥料。能实质性地构建“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生态农业体系。
  • 摘要:虽然马克思没有关于生态思想的专著,但通过文本挖掘发现,马克思立足于实践唯物主义,在其著作中批判地继承前人思想基础上,对自然、人与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经典论述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迄今仍闪烁着惊人的智慧之光.本文首先对"生态"范畴作出词源学的解读;其次从三个方面阐明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蕴含,最后阐明马克思生态思想作为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的价值观的重要价值.
  • 摘要:生态文明是一种继工业文明之后的"以生态产业或产业生态化为主要特征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建设是指人们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指导下开发与利用自然,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摆脱生态危机,追求和创造生态文明成果的实践活动.传统技术是一种缺乏生态意识的片面技术.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扬弃传统技术,代之以一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技术,这就是绿色技术.绿色技术有许多种类,如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资源化技术等.绿色技术本质特征是使用时不造成或很少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能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绿色技术观融入了生态文明的思想,是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发展绿色技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绿色技术能有效决解决企业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有利于合理有效地利用不可再生资源、开发利用可再生资源,利用绿色技术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排放,能够满足大众不断增长的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促进生态行为文明建设。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绿色技术发展,以生态文明的消费方式引领绿色技术发展,加强对传统工业的技术生态化改造,建立健全保证和支持发展绿色技术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
  •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层面均发生了许多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进入了大变迁时期.由于社会变迁,农民婚姻生活方式无论外在的"形",还是内在的"神"都在发生巨变,正经历从封闭向开放,从宗族型向个人自由型,从一元向多元的变迁."这与现代性进村,尤其与农民外出务工有密切联系."农民婚姻生活方式变迁的诱人之处在于:它打破了长期处于封闭的农村社会,旧的婚姻价值观念逐渐被冲淡,农民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择偶范围扩大化、择偶标准柔性化、择偶方式多样化,婚姻逐渐成为私事,农民对未婚先孕、离婚和再婚等社会现象的宽容度明显提高."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一种自在的、自发的、经验的和人情的文化,具有一种顽强地抵御变革和转型的精神,在某些方面可以经久不变."农民婚姻生活方式变迁的隐忧之处在于:市场经济激发了人们的利益欲望和物质追求,出现了事实婚姻、高彩礼、不婚同居、"假离婚"等现象,新旧婚姻价值观念、民俗与现代法律制度发生激烈碰撞.要加强农民婚姻价值观念的引导,实现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享受,注重法律移植的本土化,实现婚姻民俗与法律的契合,制度设置科学化、人性化,实现个人自由与社会秩序的平衡。
  • 摘要:从作为文化语境的角度审视,技术批判已经生成为当今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文化语境.这种语境体现了对危及人类生存和可持续性的反思意识,表达了对导致生态危机的技术进行根源性批判的语意.正因为如此,生态哲学范式的建立不能离开与之密切相关的技术批判的哲学逻辑.同样,生态的文明理应是建立在技术文明基础上的文明.技术与生态以及技术批判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研究不可能回避的.rn 在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态度上,理应纠正各种偏颇,共同致力于建立在人的生存价值合理性基础上的、以技术文明为基础的生态思想文明。技术批判思想是当代哲学回避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技术文明是时代文明一个重要构成,是现代工业文明、资本主义、现代化中的核心变量。rn 人的生存状况、自然环境、社会进步的秩序都与技术文明密切相关。而目前这些系统的互动所直接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实质上是技术的不文明所导致的生态危机问题。因此,对生态文明的理论研究不能脱离开对技术文明的探讨。技术文明是生态文明的必要理论思想和实践前提。人和社会系统都要通过技术与自然环境作用的链条实现联系。因此,技术不文明,生态何以文明。rn 技术文明和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思想观念的外化,是文化的一种承载方式。因此,人类生存状态及其文明程度,根本上说就在于技术文明与生态文明之间的祸合。生态文明理论的深入研究,首先要在具有合理性的生态哲学范式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其次,要在把握技术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基础上,以技术文明促进文明:最后,重要的是,生态文明是新时代的哲学思想体系,它的理论建构离不开思想观念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伦理道德文明、技术文明、社会正义、政治文明、公民道德的思想融入。现实上,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人的生活方式的合理、人类存在有持续力、人对技术和生态以及社会进步有满足感的和谐状态。
  • 摘要:生态文明的希望之所以在中国,是因为中国还有着没有泯灭的以差异互补共生为特质的哲学,因为中国还有着没有消亡的乡村。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有农场但没有农村社会,有农业工人但没有农人文化、有农业但没有农艺技能。中国还有乡村,因而还有着未被钢筋水泥全覆盖的生态系统以及还没有最后凋敝的乡土文化,还有着建立一个从民居、产业、养生、乡土文化到乡村社会的自洽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可能。这个可能正在变成现实。在彭州大坪村,它是废墟上新建的生态民居、书院、诊所和农场,在巫溪县,它已成为党政主导、社会协同的操作流程。在这里,生态文明不是一个乌托邦,而是摸得到的耕读游艺产品,看得见的社会管理机制,听得到的百姓话语,读得到的调研报告,走得进的生活方式。虽然它仍然是一场实验,一场正在进行中的实验,但是己经探索出了党政主导、多方参与的基层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贵经验,探寻出了老百姓通过满足参与感、激发道德感、生长自豪感、从而获得幸福感的现实路径。
  • 摘要:中国若要走出一条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就需要在若干观念上变革.其一,要实现从机械的世界观到生态世界观的转变;其二,要建立可持续社会发展的社会价值观和法制观;其三,建立生态文化价值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协调技术的变革,使技术的选择应符合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律;第四,要走以生态文明为目标的现代化道路,中国政府必须推广生态教育,调整发展战略及政策.
  • 摘要:一个魔鬼,伪装成无辜的大型农业公司的代理人,悄然来到一个典型的美国中西部农场.他信誓旦旦地告诉农民,他致力于推广更具竞争力的农业模式.与往常一样,这次他也是带着一份合同来的.如果签署合同,农民要更卖力地耕作,而魔鬼则要保证农民的利润翻五倍.然而,这却是个陷阱:这一条款告诉农民,短期内土地的极大产出将导致每年1%的土壤破坏.rn 魔鬼的交易看似非常合理,所以90%的农民们会因考虑到家庭的幸福而接受它。魔鬼在一个电子表格中准确地列出了农民可获得的利润,还诚实地列出了土壤生产能力的不断下降。40年后合同到期的时候,农场的生产力下降了几乎5%,但农民的净资本收益是巨大的。rn 这个合同是如此成功,所以农民往往会续签40年。这次,魔鬼也没有任何欺骗。到80年合同到期的时候,土壤深度仅为第一年的一半的水平,(同时,在最初的150年农业里也失去了将近1/3~1/2的土壤),但农业获得空前繁荣。而且,即使土壤流失,农民收益仍然不会低于平均值,因为事实证明,所有的当地农民都在进行同样的交易。他们的生产力下降了20%~25%,但因为全球谷物价格上升的压力,该交易仍很有吸引力。这个电子表格过去未曾欺骗,现在也仍然准确诚实地说明了他们的子孙和邻居续签合同后,所能得到的收益。通过采用现时利益最大化的方法,遵循严格的资本主义原则,中西部和整个星球正在奔向悬崖的边缘,农民繁荣到最后,终于被饥饿的城市居民大军所吞噬。
  • 摘要: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它逐渐成为人类生存的第二空间——网络空间(cyber space).网络使人们从孤独、封闭中解放出来,形成了民主开放、自由共享的网际网络,成为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网民借以相互交流、共同旅行的生存空间,成为其学习、工作和生活赖以生存的生存环境.然而,令人担忧的网络生态危机在网络发展的初期就已露出端倪.倘若我们不能正确辨察这种危机,就有可能重蹈工业革命自然环境污染的覆辙.当大学生网民在尽情享受网络给他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极有可能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生态文明原则观,就成为大学生积极开展网络文明活动的必然要求.
  • 摘要:本报告指出生长在北美特殊的大熔炉条件下的和其它地方的中草药,是如何能够帮助促进那些试图超越现代工业化的农业和医药业的局限性,以及克服它们给人们的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努力。
  • 摘要:“将自组织思想贯彻到底的”自组织哲学与20世纪90年代从美国克莱蒙大学兴起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运动是内在一致的。两者都坚持有机性原则、整体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生态性原则、内生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等基本原则。rn 空宗、禅宗的思想大致可以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呼应,两者具有内在的一致性,都是究竟解脱的思想,具有终极意义上的认识论价值,是不可能被后人所超越的。rn 自组织哲学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价值取向和认识论具有共通性、共同性,表层的观点基本一致,都坚持上述基本原则。两者的差别在于:自组织哲学观是“择善而从”的结果,只具有认识论、价值论意义,不具有本体论意义;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仅坚持认识论和价值论意义上的有机整体论、生生不息、创新创造等思想,还试图将以怀特海为代表的过程哲学家们所信仰的“过程实在”rn或“关系是在”确定为自己哲学的本体论根据。rn 自组织哲学是接着空宗、禅宗与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讲的,是接着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或“人化的自然界”思想讲的,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拒绝了解构性后现代主义“语言是存在的家”、“文本存在”等核心观点,没有继续其思想,而是接着过程哲学和有机系统论展开其建构活动的,因此,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建设性后现代主义不是以彻底否定现代性的解构性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只是相对于“前”现代主义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在笔者看来,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将“过程实在”确立为自己哲学的本体论根据是多此一举,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 摘要:城乡一体化是城乡关系发展的高级阶段,然而,城乡一体化并不意味着生态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乡一体化在理论和实践上,经历了以经济为中心、以工业为重点、市场为导向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城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转变.生态立省、生态立县、生态立市、生态立村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也在回应转变中应运而生.江浙皖"村墅、庄、园"模式产生于经济发达、城市化率相对较高的东部地区.其针对并力求解决的问题是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造成的"城市通病".例如,城市二元结构、城乡差别、农工"剪刀差"、"三农"问题、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为了解决环境问题、扭转城乡关系恶化的形势,谋求人与自然关系、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和谐,以及环境与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江浙皖三省突破传统的惯性思维,在"允许试、允许闯、允许错了改"的改革创新中,形成了以由点到面、点面结合,自下而上、上下互动,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等为特点,以生态立村、村墅连市;一产归庄、二三产归园、村民归区的"村墅、庄、园"融为一体的生态文明建设新模式,开创了"一产接二连三",村民变市民,市民乐农家,美丽乡村成就生态城市,生态城市反哺美丽乡村的新局面.
  • 摘要:生态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协调发展的一种文化,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断推进,低碳文化正日益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要问题.从逻辑的角度而言,“国家安全”这一概念是以对立、冲突、战争和军备竞赛为基础的。在全球化时代,“国家安全”包括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和科技安全等要素。低碳文化认为,在未来的时代,国家安全的关键主要体现在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能力归根结蒂表现在生态的健全与优化,将实现低碳文化维护生态平衡这一深刻内涵付诸于国家安全的概念中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要求。就低碳文化的意义而言,城市是一个大系统,是复杂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有机体,且是以人类为主体的复合生态系统。随着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化建设中尤其应重视形成低碳文化观。这是避免城市空气不如农村,好农村向恶城市转移的重要保障。低碳文化认为,城市只有和农村通过协同作用,才能够充分体现生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同步发展,从而使城市化建设这个系统工程在整体上呈现最优化的运动状态。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在传统的单一性价值尺度让位于富有生机的多样性价值体系中,低碳文化将是一个强劲而又弹性十足的杠杆。总之,生态文明需要生态文化自觉,而这需要通过低碳文化的建构来实现。低碳文化属于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科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态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融有低碳文化的生态文明就是人类所向往的文明前景。
  • 摘要:近年来生态价值的研究引起了广泛重视,人们开始讲生态价值,算生态价值,用生态价值,特别是探讨生态价值的内涵与定量的评价方法,已成为当前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哲学研究的热点.虽然生态评价方法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最佳模式,但以下九种方法都有意义:(1)费用支出法,以消费者的消费开支来评价生态价值,侧重于人们对某种生态服务功能的支出费用来表示其价。(2)市场价值法,利用市场价格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现状及其变化进行直接评价的方法,称为市场价值法。(3)机会成本法,在无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成本可以用所牺牲的替代用途的收入来评估。(4)边际机会成本法,主要用于环境资源产品即原料的定价,资源原料的价格,应该等于它的边际机会成本。(5)防护费用法,也有称预防性支出法,为了减缓或更正负面环境影响造成的危害,社会和个人承担了防御和预防的成。(6)恢复费用法,将受到损害的环境质量恢复到受损害前的状况所需要的费用就是恢复费。(7)影子项目法,当某一项目的建设会使环境质量遭到破坏,而且在技术上无法恢复或恢复费用太高时,人们可以同时设计另一个作为原有环境质量替代品的补充项目,以便使环境质量保持不变。(8)享乐价值法,享乐价值法试图估计生态系统服务的无形价值,在一个真实的市场上实现相关特性的有效交。(9)条件价值法,也称意愿调查法和假设评价法,它是应用最广的方法,适用于缺乏实际市场和替代市场交换商品的价值评估。对于普通商品,由于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其支付意愿的组成部分都可以直接求出。而某些生态价值没有市场交换和市场价格,支付意愿不能直接获得,只能通过模拟市场技术方法直接询问人们对某种生态价值的支付意愿,再通过相关统计处理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数据。
  • 摘要:地球上的干旱地区的生命,依赖于活的土壤中脆弱的生物及其与植物根系的关系。再过75到80年,那时人们己经能够看到,对于土壤和水源,现代资本与化工密集技术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人们也维持不了多久。应当这样理解,研究后石油食物体系的计划非常急迫,也富有挑战。现代社会与物质环境呈现为一个彻底改变了的世界,人类成了贯穿地球无数生态系统的主宰。文明的兴衰史告诉人们,一个新生的“生态文明”首先要完全依赖于健康的土壤。良性农业能够促进“土壤”这种有机物的健康。一个持久的文明,能够对土壤的再生与保持给予首要的关注。如果忽略了这个事实,那就是将自己置于危险之中。
  • 摘要:马克思自然观的核心是人和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重视人、自然和社会的关系,既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又重视自然界的客观性、对人的优先性;强调人是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主张人要积极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要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协调人和自然的发展,促进两者共生共荣.他将自然划分为四种:一是人化的自然,二是历史的自然,三是人本学的自然,四是生态的自然。马克思的自然观中蕴含着的这些丰富而深刻的生态思想、生态观点超越了时代局限,具有深远的前瞻性,对目前人类解决生态问题、生态危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马克思是站在生态立场和生态哲学的高度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的。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哲学家,更是一位具有前瞻性的生态哲学家。
  • 摘要:这篇文章对如何努力实现渔业的更加可持续进行简短回顾,并针对水产养殖在多大程度上可以取代野生渔业提出建议。特别是有机或生态水产养殖可能成为水产养殖的最佳选择。未来几十年,对鱼类的需求会不断提高。野生鱼类资源捕捞量和水产养殖产量增加的潜力都会是有限的。即使对所有鱼类资源的捕捞都保持在MSY的水平上,捕捞总量也不可能增加很多(因为生态系统中的物种相互作用)。水产养殖业也很可能同样如此,因为各种水产养殖设施都需要空间,它们对空间的争夺会更加激烈。而且饲料生产也必须和其他农产品争夺空间(人类消费的食物、可更新的能源等)。必须减少捕捞和水产养殖给生态系统或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从而确保鱼类作为可更新资源其产量可以长期保持可持续。
  • 摘要:针对启蒙运动在张扬理性过程中造成的生态异化和生态危机,塑造和张扬生态理性构成了生态启蒙的主题.在哲学上,生态理性是一种以自然规律为依据、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原则、以生态理性人格为目标的全方位的理性.尊重自然规律的客观性、系统性、价值性、和谐性是其基本原则.在科学上,生态理性是人们基于对自然运动的生态阈值的科学认识而自觉实现生态效益的过程.生态阈值是指自然界的承载能力、涵容能力和自净能力是有限的.为此,必须使经济理性和科技理性上升和转换成为生态经济理性和生态科技理性,必须培养和造就生态理性人格.唯有如此,才能建设高度发达的生态文明.
  • 摘要:在科技理性的现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整个社会生活日新月异,与此同时,科学技术及其应用也加剧了时代性、全球性问题的突显,特别是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的矛盾日益突出.这就决定了对于科学合理性问题的重新审视,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科学发展以及科技开发应用研究的合理性的深入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功利价值与道德价值相统一,在科学的思维方法上,融会整合中西方哲学思维的智慧,使科学的合理性发现、发展和应用,与人类健全的心智能力相协调,积极整合中国传统的整体性思维与西方传统的分析性思维的合理因素,并以此解读高度分化同时又高度综合双重趋势下的现代科学的合理性。
  • 摘要:自然必然性与人的自由问题是生态文明的应有之义.本文以康德对自然必然性与人的自由关系的解读为视角,康德认为人生活在双重世界之中,即感性世界与理智世界.事物也被相应地分为现象与物自身,人们通过理论理性去认识现象界,而物自身是不可知的,但是人却可以通过理性的实践能力去把握物自体.在现象界中人是没有自由的,只有顺应自然的必然性;而在物自身领域,人类可以通过先验的自由使自由成为可能,最终过渡到实践的自由.
  •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生态环境、民族心理等各方面的因素.面对西双版纳的现实状况,如何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中寻找到合理的立足点,并由此形成具有生态效益的科学发展思路,无疑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一段时间内,为实现经济增长,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砍伐热带雨林、大规模种植橡胶的活动导致原始热带雨林很难有效恢复,当地政府曾力图通过发展石斛、花卉、香蕉等作物来提升其经济实力,减少生态损失,但这些非乔木植物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此,需要在西双版纳生态文明建设众多要素的综合平衡中找到的立足点,研究表明,构树具有多方面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文化价值,从而构树产业的构建不仅十分符合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和生态条件,而且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符合当地傣族造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需求,符合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符合当地傣族的民族心理和文化需求,也符合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要求,从而构建和发展构树产业,可以实现西双版纳的经济增长,改善当前生态失衡,促进傣族传统造纸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弘扬傣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旅游业和社会和谐发展,为人类做出新的贡献.
  • 摘要:生态文明是继工业文明之后的新的文明时代,它是人类摆脱工业文明时代所造成的生态危机的必然选择.本文透过生态文明的涵义认真梳理,探究出生态文明的合理内涵,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说的理论构架,挖掘出生态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的直接继承与发展,实际回答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经济学理论.并由此进一步探索了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
  • 摘要:本文将从小农户的视角来审视其家庭农业生产过程。在以上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相关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河北省E村小农经济发展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在快速的市场变迁、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性干预,以及农村资源流动性日益增强(例如土地、水、劳动力等)的情况下,小农户如何组织农业生产和经营,这种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特点,小农按此种方式组织农业生产其内在动力,这种小农生产方式,对于今天促进社会、经济、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启示等问题。
  • 摘要:胡锦涛主席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 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高度强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组成部分的重大意义.因此,将生态文明理念运用在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设中,是顺应时代发展,符合国家发展目标的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与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设相结合既可以促进政府行政管理的完善,又能够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生态文明理念在政府绩效评估系统中的应用既符合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为建立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保障.生态文明在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大力加强公众参与评估过程,引进第三方机构评估,建立科学绿色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促进政府绩效评估系统制度化建设,完善政府绩效评估方法与奖惩机制。
  • 摘要:现代文明借“城市化”和“发展”的名义对乡村的疯狂围剿,使乡村文明频临消亡的危险。这种对乡村的打压反过来也造就了现代文明的无根性和不可持续性。是什么导致乡村文明的凋敝呢?原因自然很多,但从哲学上来看,作为现代文明理论基础的第一次启蒙,特别是它的对自然的帝国主义主义态度,对农民的蔑视态度,对传统的虚无主义立场,对发展的盲目崇拜以及支撑这一切的现代机械哲学世界观,是导致乡村文明的凋敝和现代文明无根性的重要原因所在。鉴于第一次启蒙给现代文明带来的rn诸多严峻问题,超越第一次启蒙,呼唤第二次启蒙,呼唤建设一种新的文明一生态文明就成为一种必然。从“尊重他者”这一核心价值观出发,第二次启蒙呼唤一种有根的后现代乡村文明。它是有根的,因为这种文明是深深根植于大地的,它是后现代的,因为它既是对现代文明的吸纳与超越又是对传统rn乡村文明吸纳与超越,而非简单地回归传统。rn 这是一种珍惜传统,敬爱自然的文明,一种尊严农民,钟情共同体繁荣的文明,一种主张城市与乡村共荣,工业与农业并茂的有根文明。
  • 摘要:技术与人是相互生成的,技术是人生存和解释世界的方式,是使人和自然出场的方式,是人在自然背景下的呈现和自然在人面前的呈现.在技术发展序列中,通过技术显现的人、技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可把技术分为前生态技术和生态技术.生态技术是指作为人的内生力量的技术,是从天然自然到人性自然的一种技术应用,是人与自然的同生共融,是人、技术、社会、自然作为整体生命存在的澄明,其基本公式是"(天性)自然→(人—技术—社会)→(人性)自然",呈现的是人、技术、社会、自然的在场关系.生态技术应当其结构与功能相互协调的技术;生态技术就是消除了"异化"的技术,是人与技术构成的诗意的生存;生态技术是与天地人相协调的技术.
  • 摘要:生态思想是马克思的重要思想成果.尽管马克思没有明确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但他的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都包含了生态文明的理念,凸显了生态文明思想的萌芽.他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过程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中,形成了丰富的生态文明思想.其主要内容包括:人是自然的产物;通过劳动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内在关系,本质上反映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必须以尊重自然为前提;实现真正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必须以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四个方面.rn 认真研究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对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指导意义.
  •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塑建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观念包括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知、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态度及社会责任感.生态文明行为包括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活动.生态文明行为的主体可大致分为政府、企业和公众.塑建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行为,应该尊重自然,遵循自然规律,倡导新发展观,创建新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重,物尽其用,崇俭抑奢。
  • 摘要:道家之基本理论,虽非直接针对于生态以及生态文明而发、而论、而议,但以今人之立场来看,道家实有关于生态及生态文明的理论.道家关于生态文明的理论与智慧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道生物,万物平等的生态观念;二、法地、法天、法道,利而不害的生态伦理;三、知常、知止、知足,为而不争的人生态度.
  • 摘要: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区域低碳发展指标中的低碳能源指标体系,丹麦哥本哈根、美国加州伯克莱、德国弗莱堡、日本东京、中国保定等城市的成功经验是研究区域低碳发展能源指标体系的重要依据。文章总结梳理了以上国内外较为典型的低碳城市的能源指标体系,通过对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理论的研究,认为构建区域低碳发展能源指标体系需要把握针对性、客观性、层级性、科学性、独立性、动态性、可行性等原则,并以先进的低碳能源指标为参考值,架构了一个由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组成的三维模型体系。目标层反映低碳发展的总体水平,是区域低碳发展在能源评测基础上的综合表现;准则层由低碳经济、低碳能源、节能减碳、低碳发展等4个系统构成;指标层由23项基础指标构成,全面的反映了区域低碳指标体系中与能源紧密相关的领域。rn 最后,在低碳发展能源指标体系的研究基础上,从多个维度上将我省的低碳能源发展状况与己有的低碳城市进行横向比较,对我省能源发展趋势和特点进行深入剖析,发现存在能源利用率低、低碳能源技术落后、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碳改革成本高、缺乏政策保障等问题。浙江省城市低碳能源发展应从能源结构、能源利用、能源消费三方面出发,解决当前区域低碳发展能源利用问题。
  • 摘要:古希腊政治哲学确定了政治文明的基本内涵和逻辑架构,从现实城邦对理想政治模型的摹仿和切近程度来评判政治文明发展的进步性质;中世纪神学政治观拓宽了研究政治文明的视野,并以必然性充实了政治文明的内涵;霍布斯、卢梭、黑格尔等近代以来的思想家结合近代西方社会发展的现实,抛弃了中古代政治文明的狭隘传统和观念,使政治文明的理论和实践进入现代阶段.文明的阶段性发展彰显出理性主义传统对文明实践的影响与牵制.21世纪的中国回应世界文明是自觉创设了生态建设的发展的战略,这是文明的合目的性的发展.
  • 摘要:2007年,中国共产党在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深化.2012年,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中将"建设生态文明"直接写入党章,这是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再次提升,充分彰显出中国共产党尊重自然、以人为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与信心.建设生态文明,对草原保护工作、特别是草原法制保护赋予了更加光荣而艰巨的使命,而草原的法制保护必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rn 201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草原资源刑事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下称2012草原解释)颁布,该解释将《草原法》中最为困惑和棘手的问题予以解决。明确了“开垦草原罪”等罪名的定罪量刑标准及适用罪名,在立法上首次实现了《草原法》与刑法典的直接对接,终结了《草原法》与刑法典长期断档的状况,提高了草原犯罪立法的可操作性。补充规定了“开垦草原”和“非法使用草原”行为的单位犯罪主体,增加规定了“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草原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等行为适用的罪名,填补了《草原法》和刑法的空白,使得草原犯罪的立法变为能够操作并且易于操作,草原保护的刑事法网更加严密。至此,中国草原法制基本健全完善,立法和理论己无“硬伤”,在较长时期内能够满足司法实践之需要。
  • 摘要:城乡交通二元化格局—农村公共交通供给不足—轿车模式主宰农村交通—乡村交通污染,上述问题交织在一起,可能使中国乡村的交通与生态问题不断恶化。因此,在中国实现城乡融合、建设绿色乡村的过程中,坚持生态文明理念与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大基本战略。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应对私家车大量进入农村的发展思路进行战略性、生态性的审慎评估,应加快破解城乡交通二元化格局,调整乡村交通运输与能源结构,发展乡村慢行交通,享受慢生活,提高对乡村及周围环境变化的敏感度。
  • 摘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人类未来的长远大计.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以"生生之德"的中国传统文化重构现代人的生存观;以"勤俭持家"的中国传统文化重塑现代人的生活观;以"道法自然"的中国传统文化创新现代人的发展观,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 摘要:对大多数人来说,要想真正践行符合生态文明原则的生活方式所需要的不仅是观念的传播和认同,更需要一些有力的、高效的心理调节技术,第一类是心智系统内部的内观技术。第二类是用心智系统外部的先天本我的纯粹意识进行觉察的静观技术。这两类技术的共同特征是对人类的各种欲望、追求和观念不是采取否定、排斥或压抑的方式来解决,也不是通过观念分析,揭示其虚幻性,而是对所有的观念、欲望采取承认态度(承认其在自己大脑中的存在)和平等态度,面对观念活动,不认同,不抗拒,只是觉察它们的存在和活动。就这种简单的心理活动能产生不可思议的效果,尤其是孙志海的静观技术可以最终完全解除心智系统对生命的控制,并反过来操控心智系统,从而使人们可以非常轻松地践行各种严格的道德规范,践行符合生态文明的生活是非常容易的。
  • 摘要: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马克思主义蕴含的生态文明思想,甚至比今天左派的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学思想更加具有基础性,既启发了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生态社会主义运动,又催生了当今中国的科学发展观,客观上肩负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全球责任.回归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对社会主义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而且对于加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乃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完美和谐统一的共产主义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继承、弘扬并创新中国固有的生态文化遗产,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对待中国自身面临的生态危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特有的全球视野和全人类解放的情怀,推进全球范围内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合作。
  • 摘要:中共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上升为党的指导思想,把生态文明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使命意识、创新精神和探索勇气;表明在人类文明演进的新起点,中国要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rn 中华民族以其智慧、活力、自律、善于经营和创造性闻名于世。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使人们有理由相信,中国在未来50年内将成为世界经济与政治的重要一极,中国正在制定和执行的政策将对地球及其人类居住者的前途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科学发展观将生态文明作为理论体系的核心理念,昭示着中国作为举足轻重的政治经济大国己经在扛起保护生态的责任。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中国将通过全社会长期不懈的努力,使我们的祖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和谐,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 摘要:很多专家质疑工业化农业的生产神话,他们声称,除了减少农业劳动人口,保证工业化农场的投资者获得最大收益外,大型农场在其他方面都不如小型农场。狭义的就业和规模化生产的经济效率不能保证全球食品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食品安全专家呼吁全球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这种新型的方式将重点支持多功能的农业,这种多功能农业能够保证全球食品安全,保护自然环境,保存农村社区,同时尊重本土知识和地方性文化。要保证个球食品安个,必须从根本上改变思维。未来全球食品体系必须平衡产量的需求和资源的使用效率,能够在多变的气候条件下不断提高食品产量,能够让维持产量所必须的土壤、水、空气、能源和其他资源不断更新。并非机械化、专业化、标准化、集中控制,未来的农场取而代之的是有机的、全面的、多样化的、分散的“生活方式”及谋生手段。未来的食品生产体系将更多地依靠以协作与合作为旨趣的本地社区;而不再依赖以竞争和垄断目的的全球公司。未来小型的、多样化的、可持续的农场将为留在农村的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他们提供更整洁、健康的乡村环境,减缓直至扭转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进程。
  • 摘要:互联网诞生引起了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社会等领域的又一次革命,使人类迈入了信息时代,物联网和互感网的出现,形成了一个类似人脑的互联网虚拟大脑管理地球村事务的格局.随着"智慧的地球"的建设、"云计算"的出现、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将带来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地球表层也因为有了"地球脑"而"觉醒",从互联网到互感网的信息范型转变为全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提供了全新的管理手段.
  • 摘要:大学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需要精心的维护和守望.要求做到维护大学的领地,守护学术争鸣,维护自由创造的条件;维护学术独立和自由,减少行政干预,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尊重大学的个性,延续大学的文脉,传承历史的传统和荣耀.
  • 摘要:技术与伦理之间的冲突主要表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断裂上.时间维度:技术面向未来,以获得其先进性;而伦理则面向过去,以此获得其稳定性,即"真" "善"之间的断裂.空间维度:技术具有扩张性和前瞻性,以获取足够的利润支持;伦理则具有封闭性和保守性,以获取本体论意义上的家园感和安全感,即"利"与"善"之间的断裂.如何弥合两者的裂痕?马克思的"实践"模式为最佳模式.
  • 摘要:西方的现代性被认为是现代文明的标准范式,正在被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追随.但是,历史并不算长的西方现代性模式却已经展现了其破坏性影响,如在实现过程中给其他文明国家所带来的巨大创伤和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充分显现的生态危机.因此,人们急需寻找有别于这种植根于西方哲学传统和科学思维的现代性的替代方案.作为道家方法论基本原则的"无为",因其追求与自然内在和谐的价值取向也许可以成为一种替代性资源.道家的智者从自然界中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智慧中总结出了最小对抗、协同等策略,且在中国古代的政治、社会和工程等领域都有着成功应用的经验,也可以作为一种有别于现代性的资源应用于当今的可持续发展.但是,要想让"无为"这一在中国古代历史情境下产生的智慧为正在生成的生态文明做出贡献,还必须对其进行修正和革新.
  • 摘要: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既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有机构成.它应当是一种超越西方社会治理模式的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生态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立足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契合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也是一种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基本内容应当包括:把环境保护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把实施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坚持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统一,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积极探索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保道路;坚持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相统一,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绝不走西方发达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移的老路,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源头控制和预防为主的方针。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