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水葫芦黑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效果
【6h】

水葫芦黑斑病菌的分离、鉴定及防治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分离鉴定

2.1材料与方法

2.1.1试验材料

2.1.2试验方法

2.2结果与分析

2.2.1福建省水葫芦的发病状况

2.2.2水葫芦病原菌的分离鉴定

2.2.3水葫芦致病菌的筛选

2.2.4柯赫氏法则(Koch's Rule)验证

2.3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

3.1材料与方法

3.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3.1.2试验方法

3.1.3数据分析方法

3.2结果与分析

3.2.1不同培养基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2.2不同碳源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2.3不同氮源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2.4不同pH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2.5不同温度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2.6不同光照对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影响

3.3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应用的安全性

4.1材料与方法

4.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4.1.2试验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 Alternaria alternata的致病力

4.2.2 Alternaria alternata的安全性

4.3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防治效果

5.1材料与方法

5.1.1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

5.1.2测定指标与方法

5.1.3数据分析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A.alternata对水葫芦生化特性的影响

5.2.2A.alternata对水葫芦光合作用、蒸腾作用和根系活力的影响

5.2.3A.alternata对水葫芦生长的影响

5.3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Mart.) Solms.)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国内外主要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除的方法来控制水葫芦,但都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水葫芦生物防治(引进天敌、病原菌和化感作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此,我们于2007-2008年通过对福建省水葫芦发病植株的调查及病原菌的分离工作,筛选出对水葫芦具有较高致病性的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并对其生物学特性、寄主范围及接种后植株相应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了研究,明确该菌株适宜的生长条件,寄主范围及致病机理,为该菌的生产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结果如下: 1.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分离、鉴定 通过对福建省水葫芦发病植株的病原菌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具有较强致病力的水葫芦致病真菌,经鉴定为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Fr.: Fr.)Keissler,国内还未见该菌株在水葫芦的报道。 2.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的生物学特性 水葫芦黑斑病菌A.alternata生长的最佳培养基为马铃薯蔗糖培养基,并且菌株在新鲜植物质培养基的生长速率较在干性物质培养基的快。葡萄糖、甘露醇和蔗糖均可作为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碳源,葡萄糖即单糖最有利于该菌株的生长。弱碱性和中性氮源适合A.alternata生长,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酸性N源最不适合A.alternata的菌落生长,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A.alternata菌株生长的pH范围是6-8,pH=7时最佳;最适温度为27℃,温度升高和降低都不利于该菌株的生长。A.alternata是一种需光型菌株,在24 h15000 LUX全光照条件下生长最好。 3.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应用的安全性 以福建地区16种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蔬菜及杂草作为接种对象,除水葫芦及水浮莲有感染外,其它植物均没有发现由A.alternata引起的染病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4.水葫芦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对水葫芦生理生化和生长的影响 接种A.alternata后,水葫芦植株体内的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和硝酸还原酶的活性显著升高;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叶绿素和叶片还原性糖的含量以及植株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活力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接种A.alternata引起的水葫芦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使植株体内氮素转化能力加快,导致叶绿素的合成受阻,叶绿素含量降低。而水葫芦SOD和POD活性降低,可能导致水葫芦抗氧化及清除活性氧等的能力降低,对植株叶片生物膜造成严重的伤害,MDA的积累也会对叶片和根系的生物膜产生毒害作用。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以及结构的破坏,将影响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使光合速率降低,导致体内能量运输不足,转化蛋白能力和蒸腾速率下降,从而进一步抑制根系活力,阻碍植株的正常生长;最终使水葫芦覆盖率和生物量显著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接菌浓度正相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