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优化研究
【6h】

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乡村中学

1.5.2 教师培训

2 研究基础

2.1 理论基础

2.1.1 终身教育理论

2.1.2 成人教育理论

2.1.3 人本主义理论

2.1.4 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

2.2 实践基础

2.2.1 问卷调查概况

2.2.2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3 乡村初中地理教师培训内容的优化

3.1 知识升华,强化针对性

3.1.1 充实地理知识

3.1.2 更新教育理念

3.1.3 拓展学科视野

3.2 能力培养,强化实用性

3.2.1 提升教学能力

3.2.2 增强地理实践

3.2.3 提高信息技术

3.3 素养培育,强化创新性

3.3.1 倡导研学融合

3.3.2 开发地理课程

3.3.3 强调合作探究

4 乡村初中地理教师培训方式的优化

4.1 集中培训,注重实效性

4.1.1 生生广泛互动

4.1.2 师生角色互换

4.1.3 地理主题研讨

4.2 跟岗实践,注重引领性

4.2.1 地理名师带研

4.2.2 走班走校观摩

4.2.3 一线教师示范

4.3 返岗实践,注重持续性

4.3.1 扎实地理研修

4.3.2 坚持过程评价

4.3.3 推广培训成果

5 结论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关于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现状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都提出将“全面提高农村教师的能力素质”作为加强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强调把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部对全国教师培训项目进行了重大改革,主要面向乡村教师持续提高能力素质。基于此背景下,笔者根据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现状调研,提出针对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的优化策略。  本研究在文献查阅以及对重庆市酉阳县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调查的基础上,找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诸如培训内容的确定缺乏立足于乡村地理教师的实际、针对性不强,培训方式教师参与度不够、实践机会较少、缺少实效性等;以终身教育理论、人本主义理论、教师职业生涯周期理论等理论为指导对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提出优化策略,培训内容的优化侧重知识升华、强化针对性,涉及充实地理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更新教育理念、把握教育改革新动向,拓展学科视野、注意跨学科联系;侧重能力培养、强化实用性,涉及提升地理教育教学的能力,增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互联网+背景下灵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能力;侧重素养培育、强化创新性,涉及倡导研学融合、促进乡村地理教师边学习边工作边研究,开发地理课程、构建有新意的校本特色课程,强调合作探究、形成协作交流。培训方式的优化侧重集中培训、注重实效性,涉及生生广泛互动、师生角色互换、地理主题研讨,激励乡村地理教师积极主动参与培训过程;侧重跟岗实践、注重引领性,涉及地理名师带教、走班走校观摩、一线教师示范,为广大参培教师提供更充分更多元的培训实践;侧重返岗实践、注重持续性,涉及扎实地理研修、坚持过程评价、推广培训成果,促进参培教师成为乡村中学落实素质教育的生力军。  本研究对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优化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培训现状调查的范围较小,调查的教师数量应该有所增加;培训方式优化的返岗实践对乡村中学初中地理教师的跟踪观察与调查略显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地理教师培训和地理教学研究中进一步探索。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