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碰撞——以S村拆迁案为例
【6h】

“乡土社会”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的碰撞——以S村拆迁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引 言

2 S村拆迁案例实录与分析

2.1 S村拆迁工作简介

2.1.1 S村基本情况简介

2.1.2 S村拆迁政策简介分析

2.1.3 现行土地管理法在实际施行中的困难与窘境

2.2 S村拆迁工作中传统与法律的矛盾与冲突

2.2.1 传统思想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冲突

2.2.2 法律缺乏可预见性和行为指引功能

2.2.3 法律实施过程的漏洞与民俗乡约

3 中国的“乡土社会”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

3.1“乡土社会”中的法治精神

3.1.1“乡土社会”的概念

3.1.2“乡土社会”的文化原则

3.1.3 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包容与排斥

3.2 现代法治之下的“乡土社会”

3.2.1 法律在农村的普及情况

3.2.2 法治建设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3.2.3 农村法治建设的不足之处

4 对苏力“本土资源论”的解读与反思

4.1“本土资源论”的理论解读

4.1.1 徒法不能以自行

4.1.2“变法”与现代化

4.2 对“本土资源论”的批判与反思

4.2.1 邓正来对“本土资源论”的批判

4.2.2“本土资源论”对批判的回答

4.2.3 对“本土资源论”的反思

4.3 如何借传统文化之力实现现代法治之兴

4.3.1 在立法之初尊重本土文化

4.3.2 在执法之中理解法律实施应然与实然的差距

4.3.3 在普法之时搭建本土文化通往现代法治之桥

5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阅读型参考文献

C.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法,一个萨维尼眼中“民族精神”的体现,在当今中国,正面对着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国法律文化历史悠久,有着自身的特质,却在19世界下半叶起开始面对世界其他法律文化的冲击,二者交融至今,有着有益的发展,却也有令人惋惜的地方。费孝通所述的“乡土中国”是深受中国传统法文化影响的社会,“差序格局”与“礼治秩序”是最显著的特征,而当今社会并没有完全摆脱“乡土”二字,反而进入了“后乡土社会”时代。本文试图通过以 S 村实例分析,以小见大,尝试从小的切口一窥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的碰撞,佐以苏力的“本土资源论”,尽力探寻笔者心中的“中国法治理想图景”。首先,S村地处山区,物质条件落后,人口老龄化严重,现在面临搬迁问题。在搬迁过程中显现出了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地上房屋的继承问题,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民法、物权法也土地管理法的冲突,另一方面也是传统观念中房随地走、继承“祖宅”与现代法律中集体土地的规定的冲突。究其根本,这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法治精神碰撞下的一个小片段,本文通过对现今宅基地使用权继承问题的分析,来关注该问题的解决。其次,S村也是当今中国无数个“后乡土社会”中的一环,中国农村正在进行着最激烈的变革,法律的普及使得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变化。农村地区,或许是目前来看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深远的地区,当它被动的接受现代法治文化时,其中的矛盾有时是隐形的,但绝对不是可以忽视的。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着重观察传统法文化的历史沿革,再联系现代所称的“法治精神”,两相比较,对比出“乡土社会”中的法治因素。最后,着眼于苏力的“本土资源论”。“本土资源论”自上世界九十年代提出后就一直是研究中国法治的一个重要理论,在二十年后的现在,“本土资源论”是否又有新发展,是否有不适应当今的情形,这都是需要关注的重点。此外,邓正来对苏力理论的分析与批评值得关注。总而言之,无论是苏力的“本土资源论”还是邓正来的“中国法治理想图景”,关注的都是传统与现代、外来与本土的问题,面对这种问题如果简单处理,就会发生 S 村这种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这是当代法治无论如何都绕不开的基础命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