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艺术家群体行为艺术的叙事策略及传播效果
【6h】

艺术家群体行为艺术的叙事策略及传播效果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叙事学视角下的行为艺术

1.2.2 行为艺术传播中的编码与解码

1.2.3行为艺术中对身体的符码建构

1.2.4符号修辞

1.2.5艺术家对身体媒介使用的特殊性

1.3 研究方法与案例选取

1.4 创新之处

1.5 本文研究思路

1.6 理论基础

1.7 本文逻辑结构图

2 叙事策略中的叙事话语建构

2.1 叙事者与叙事主题——传播信息的输出

2.2 叙事时间——传播者身份的体现

2.3 叙事语式与语态——传播力度的呈现

3 行为艺术传播中的编码与解码

3.1 艺术家对身体的编码建构

3.1.1多模态隐喻编码

3.1.2刺点性符号编码

3.2 受众对行为艺术的解码情况

3.2.1 对传播方式的态度:否定占主流

3.2.2 对传播内容的理解:困惑,呼吁真善美的回归

3.2.3 对编码者身份的判定:质疑

4 媒体对行为艺术的报道情况及引导反思

4.1 媒体对艺术家行为艺术的报道呈现

4.1.1 标题呈现:噱头化

4.1.2 内容呈现:归纳化

4.2 对媒体如何更好引导艺术家行为艺术叙事及传播的反思

4.2.1完善新闻话语的表达,对信息传播主体做好价值导向示范

4.2.2 重视大众传播 “教育功能”的实现,提升信息接收者媒介素养水平

4.2.3 塑造健康的网络舆论环境,对信息接收者的舆论表达提供良性引导

5 结 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展开▼

摘要

在传播领域中,由于叙事媒介使用的不同,其叙事策略和传播效果也各有差异。其中,行为艺术,是将身体作为叙事媒介,并在叙事过程中有目的的传达一定意义和艺术意图的过程行为。身体叙事,是行为艺术的重要内核本质。  本文将行为艺术的传播过程还原,即行为艺术的传播实质是在一定的符码演绎下,以身体作为叙事媒介的传播过程。本文将行为艺术中“以身体作为叙事媒介的传播过程”客观看待为一个学理上的完整的传播行为,在分析了其行为艺术中传播内容的本质信息核——叙事话语后;继而讨论行为艺术中的这一信息内核是如何被输出和被接收的,即对传播过程的重要两端——传播主体是如何对身体进行编码建构/信息受众对这一传播行为是如何解码的进行探讨;此外,媒体对艺术家行为艺术的报道侧重,是对身体叙事的信息解码后的再次创造性呈现,是对艺术家行为艺术传播效果的另一种重要的考量体现,本文继而对媒体的报道特质进行梳理,最后,针对媒体报道中所呈现出的特点,本文为发挥传播学科对社会风气的建设性作用,就媒体如何更好引导艺术家行为艺术中具体的策略建构、促进传播环境的良性建设,尝试提出策略建议。  研究发现,在行为艺术的叙事话语建构中,艺术家往往以同叙事叙述者的身份对泛呼吁性、强概念性的主题进行置入,叙事速度和频率往往以“概要”和“反复”的形式出现,以此来体现信息传播主体的身份特色。在“叙事语式与语态”上,身体媒介的叙事距离大,对原始信息的释放量小,叙事投影呈现两极化分布。艺术家群体对于身体这一叙事媒介的符码演绎,常采取两种编码策略:一是多模态隐喻编码,借助色彩、姿势等视觉元素使传播意图外现;二是通过刺点性实践,将传播意图的概念性具象化,突显身体这一叙事媒介能使“不可见的精神得到外现”的功能。而受众对于行为艺术的解码则呈现出“对抗式解码”的特征。就媒体的报道情况来看,本文中媒体对于艺术家行为艺术的报道呈现往往噱头化、归纳化,突显身体的物理属性来博得流量,获取受众注意力。因而,本文就媒体如何更好体现社会责任,如何更好引导行为艺术的健康传播,提出相关策略建议。

著录项

  • 作者

    赵欣茹;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新闻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郭小安;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艺术家群体,行为艺术,叙事策略,传播效果;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1:52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