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喉癌裸鼠动物模型中播散肿瘤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6h】

喉癌裸鼠动物模型中播散肿瘤细胞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建立裸鼠模型

第一节建立喉癌裸鼠肿瘤模型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节喉癌裸鼠动物模型中播散肿瘤细胞与突变型P53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第二部分小剂量紫杉醇在喉癌肿瘤动物模型中对播散肿瘤细胞治疗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

2结果

3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论文图片

文献综述 播散肿瘤细胞与肿瘤远处转移及复发的关系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建立喉癌裸鼠肿瘤模型,进行外周血播散肿瘤细胞(disseminated tumor cell,DTC)和肿瘤组织突变型p53基因的检测,判断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早期预示肿瘤远处转移和预后的价值;对DTC阳性组给予小剂量的紫杉醇治疗,判断其杀灭DTC、延长生存期、减少肿瘤远处转移的疗效。 方法:70只裸鼠,随机选择10为对照组,其余为实验组建立裸鼠喉癌肿瘤模型,采用套式PCR法,以CK19mRNA为标记物于肿瘤种植成功后第10周检测肿瘤组及对照组裸鼠外周血中的DTC;以RT-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蛋白表达情况,观察DTC与生存期及远处器官转移的关系。DTC阳性组给予小剂量的紫杉醇治疗,判断其杀灭DTC、延长生存期、减少肿瘤远处转移的疗效。待裸鼠死亡后解剖肝、肺及淋巴结,采用连续病理切片HE染色证实是否发生转移。 结果:肿瘤组DTC阳性率为66.67%(40/60),对照组为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组织中突变型p53阳性率为60.0%(36/60);DTC阳性组中,P53也为阳性者为75.0%(30/40),而DTC阴性组中,P53蛋白阳性者为30.0%(6/20),喉癌肿瘤模型中p53与DTC的表达之间存在关联X2=14.17,P<0.005,r=0.437,P<0.05,DTC和p53蛋白在喉癌肿瘤模型的表达呈正相关。DTC与突变型p53都为阳性组中位生存期为34周,阴性组为43周,(P<0.05),log-rank检验=4.56,P=0.0327,生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TC与突变型p53阳性组发生远处器官转移率为42.9%(6/14),其中淋巴结转移4例,肝脏转移1例,肺转移1例:阴性组见2例淋巴结转移,转移率14.3%(2/14),(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杉醇组DTC再次检测为阴性,生理盐水组仍为阳性。生理盐水空白组1年带瘤生存率23.1%(3/13),转移率为53.8%(7/13);小剂量紫杉醇治疗组生存率为53.8%(7/13),转移率为14.3%(2/13);DTC阴性组生存率为46.2%(6/13),未见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分析,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30周,和小剂量紫杉醇组经log-rank检验=6.171,p=0.013,小剂量紫杉醇能显著提高动物模型的生存时间(P<0.05):生理盐水空白组和DTC阴性组经log-rank检验=6.976,p=0.008,提示DTC阳性的动物模型其生存时间较阴性组显著降低(P<0.05);小剂量紫杉醇组和DTC阴性组log-rank检验=0.920,p=0.010,两组生存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DTC联合突变型p53蛋白阳性表达可以作为早期判断肿瘤转移的指标,是预后不良的一组独立危险因素;DTC与突变型p53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DTC可以作为早期判断肿瘤远处转移及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小剂量的化疗药物紫杉醇能有效的杀灭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