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特征的分析
【6h】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特征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框架

1.3 关键创新点

1.4 对外担保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

2.1 理论基础

2.2 文献回顾

第三章 股权结构特征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现状分析

3.1 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历史演变及现状分析

3.2 股权结构特征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影响

第四章 股权结构特征与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相关性的实证分析

4.1 研究假设

4.2 实证研究设计

4.3 实证研究结果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

5.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深市样本公司2005-2006年报中有关担保数据,对中国上市公司对外提供担保的现状及统计特征进行分析,以期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提供对外担保存在的反常现象以及出现的新特征。其次,实证分析了股权结构对上市公司对外提供对外担保水平产生的影响。最后,根据上述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从而期望能对市场监管者的监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等提供帮助。  本文的主要发现有:首先,从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人角度来分析,相对于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性质为国有时,性质为非国有时更倾向于对外提供担保和过度担保,分析了控制人的利益趋同与利益侵占效应,发现当股权越集中,控股股东持股比例高时,上市公司越不容易发生对外担保与过度担保。而持股比例较低,股权较分散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越倾向于运用过度担保掏空上市公司,此外从两权分离的角度考察了实际控制人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影响,发现当实际控制人两权分离越严重时,上市公司越容易发生对外过度担保。其次,从其他股东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和对外过度担保的制衡的角度分析了第二大股东对控股股东的制衡作用以及流通股股东,外资股股东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决策的影响作用,得出了以下结论:股权制衡度只在国有控制的上市公司中起到制衡作用,而外资股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以及过度担保发生可能性越小。流通股比例越大,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发生的可能性越小,而与上市公司过度担保的发生相关性不显著。最后,考察了公司财务状况、公司规模以及年度变量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影响,发现越是财务状况差的公司越倾向于对外提供担保与对外过度担保。公司规模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影响不显著。实证发现2006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情况比2005年对外担保情况有所好转。说明相关制度与法规的实施对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起到了一定的规范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