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濒危的保安族村落语言--以甘肃积石山大墩村保安语调查为例
【6h】

濒危的保安族村落语言--以甘肃积石山大墩村保安语调查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言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有关保安族的历史类和综合类研究

二、对保安族语言文化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理论方法

一、主要理论及概念

第一章 保安族历史源流及语言文化概貌

第一节 保安族历史源流及人口分布

一、保安族历史源流

二、地理位置、人口及行政区划

三、经济、文化简况

第二节 保安族宗教信仰及周边民族关系

第三节 保安语的主要特点

第二章 大墩村保安语调查分析

第一节 调查概述

第二节 保安语结构调查分析

一、语音特点

二、词汇特点

第三节 保安语社会功能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个人语言使用情况

三、家庭语言文字使用情况

四、社区语言使用情况

五、现阶段语言使用类型及语言态度

第三章 结论:保安语现状界定与对策

第一节 保安语濒危现象分析

一、保安语濒危表现

二、保安语濒危程度

三、保安语濒危原因分析

第二节 对保安族语言文化保护的思考与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保安族是一个只有1.65万人口的民族,主要分布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大河家镇的大墩、梅坡、甘河滩等地。在保安族分布的区域内还居住有回族、东乡族、撒拉族和汉族,保安族与这些民族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社会、政治和文化关联。   本文以实地调研的田野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保安族的语言使用现状进行概况描写和个案分析,并结合历史、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相关因素对其出现的濒危迹象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探讨,基于田野调查结果之上,主要采用统计法、分析法、论证法等,分析了位于甘肃积石山保安族的语言使用现状,并对其显露出的濒危现象、濒危程度及成因做了分析。   本文共分五部分:   绪言部分主要概述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相关研究综述,介绍了本文撰写所运用的主要理论概念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概述保安族历史源流、宗教信仰及周边民族关系和保安族语言特点。   第二章,主要对大墩村保安语做数据统计与分析,从个人语言使用、社区语言使用和家庭语言使用,分析不同场域语言使用及语言态度的共性和差别。   第三章,结论。基于前期数据的分析,对保安语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缺失概括出数据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简略分析了保安语趋于濒危的内在动因,以及对保安语现状界定和提出一些对策。   结语部分对文章所讨论的间题做了总结。

著录项

  • 作者

    杨琳;

  • 作者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央民族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宝玉柱;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