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林则徐民众动员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实践活动
【6h】

林则徐民众动员思想的发展历程及其社会实践活动

代理获取

摘要

1785年8月30日,林则徐出生于福建候官(今福州市)的一个下层封建知识分子的家庭里。
   1820年4月,林则徐外放浙江杭嘉湖道。从此,他就开始大刀阔斧地实展其兴利除弊,匡时济世的伟大抱负。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封建时代的一名地方大员,他不仅深刻地认识到民众的伟大力量,而且他还时刻注意动员民众,去战胜频繁暴发的自然灾害,去反击穷凶极恶的英国侵略者。
   无论在哪里做官,林则徐总是为官一地,造福一方,踏踏实实地为当地的老百姓排忧解难。所以,不论是大江南北,还是黄河两岸,也不论是东海之滨,还是西北边塞,到处都留下了他勤政为民的足迹。
   1820年4月23日,在陈若霖的支持下,林则徐督修浙江海塘获得成功,并因此而赢得了道光帝的当面嘉奖。1824年11月初,高家堰溃坝,洪泽湖外泄,进而又殃及到漕运,道光帝为之震怒不已。林则徐临危受命,他身穿孝服,星夜赶到了工地,并且很快就将决口堵住。
   1832年2月,林则徐调任江苏巡抚。在苏地的五年任期里,林则徐更是大办水利,他先后主持兴办了浏河、白茆河、皮大河等几十处水利工程。同时,在林则徐的倡导和批准下,江南、江北各地还陆续兴办了一些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而且有的工程,还是林则徐亲临现场视察后才决定批准兴修的。毫无疑问,这一系列水利工程的实施对于恢复江南农村经济,功不可没。
   1841年8月2日,黄河从开封西北冲破堤坝,滚滚洪流,一泻千里。大灾面前,道光帝不得不命令林则徐戴罪立功,前往祥符工地辅助王鼎主持治水工作。林则徐顾不得自己年迈多病,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胜利地完成了堵口工程。
   1842年12月10日,林则徐被贬来到了西北边疆的伊犁惠远城。他决定在自己风烛残年之际,抓紧时间为边疆人民多做点贡献。因此,尽管年迈多病,他仍然满腔热忱地向布彦泰提出认捐阿齐乌苏垦地的要求,并得到了对方的大力支持。后来,为了解决那里的水源问题,林则徐又亲自率领民工去挑沙挖石,修堤筑坝。经过四个月的艰苦努力,他们硬是在那不毛之地上修成了一条长3000多米,宽10多米的大水渠。
   在各地治水的同时,林则徐还积极发动社会各界,一起来参加赈灾工作,力争把自然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迅速恢复当地的生产和生活秩序。同时,林则徐又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帮助灾民共渡时艰。此外,他还动员灾民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快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这一时期,由于清政府对于是否禁烟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态度,所以鸦片顷刻间便席卷了神州大地。严禁鸦片,根除烟毒,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面对烟毒泛滥,林则徐坚决采取严禁措施,而且他还接连四次上书道光帝,以有力的论据促使道光帝最终决定采取严禁措施,从而使禁烟运动得以在全国范围内轰轰烈烈地全面展开。
   1838年12月31日,道光帝又正式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并节制广东水师,令他去广东查办海口事件。1839年6月3日,林则徐率领广州军民在虎门海滩上将收缴上来的237万余斤鸦片全部销毁。虎门销烟,把禁烟运动推向了最高潮,它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来侵略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禁烟斗争的实践活动,林则徐深刻感受到了民众的伟大力量,他坚信广东人民是一支真正可以利用和依靠的反侵略的力量。而且,随着反侵略斗争的深入进行,他还日益认识到“民心可用”、“民力可恃”。他认为只要信民心,用民力,就一定可以将英国侵略者赶出国门。所以,他不但倡导民间自行组织团练,而且还大力宣传官府的立功奖励政策,号召人民同仇敌忾,奋勇杀敌。这些举措充分显示了林则徐依靠民众反对外来侵略者的坚定决心。
   林则徐一生从政40年,历官13省,堪称是一个功勋卓著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不管是与自然灾害作斗争,还是反抗侵略者的武装入侵,他都积极发动民众,去争取斗争的最后胜利。同时,他还主张学习西方,“师夷长技以制夷”,真不愧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