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解析《合肥晚报》的转型之路——以2009年以来的两次改版为例
【6h】

解析《合肥晚报》的转型之路——以2009年以来的两次改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与研究对象

(一)研究综述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都市报的现状与生存困境

一、现状与问题

二、日趋激烈的传媒竞争

第三章 报纸性质的重构与强化:解析《合肥晚报》的两次改版

一、第一次改版:都市报性质的重构

(一)改版的背景

(二)改版的基本举措

(三)改版的意义剖析

二、第二次改版:都市报性质的再强化

(一)改版的目的

(二)改版的基本举措

(三)改版的意义剖析

三、对两次改版的综合分析

(一)两次改版的实质:主动因应新传播时代的新挑战

(二)两次改版的变化:从形式到内容

(三)两次改版的问题:管理矛盾与操作难题

第四章 “合晚人”眼中的都市报转型——基于对合晚人的问卷调查分析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二、对于《合肥晚报》两次改版的评价及其发展看法

三、媒体人对职业前景以及报业未来发展的态度

四、小结

结语 反思与前瞻:媒介融合背景下都市报转型之路探析

一、反思:《合肥晚报》改版的借鉴意义

(一)《合肥晚报》改版的得与失

(二)反思都市报的改版

二、前瞻:未来都市报转型之路的探析

(一)厘清定位是关键

(二)强化个性是手段

(三)拥抱全媒体是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面向城市市民创办的都市报应运而生。自诞生以来,都市报以其城市化的定位和贴近市民的新闻报道,在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土壤中发芽、生长,并不断壮大。如今,都市报与党报、晚报、经济类报纸共同发展,为我国新闻事业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普及,传统媒体在自身定位、受众数量、广告收入等方面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报纸消亡论”的呼声越来越高。不仅如此,随着都市报数量逐年上涨,新闻报道同质化、雷同化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面对竞争激烈的传媒市场和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传播时代,都市报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基于此,本文选取了一家历史悠久、运作较为成功的地方性都市报——《合肥晚报》,试图通过对这家报纸两次改版的个案研究,来探讨都市报的转型之路。
   论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章是绪论,包括研究目的、意义、对象、综述,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以《合肥晚报》为例,选取2009年10月和2010年7月的两次改版对《合肥晚报》转型后的性质重构进行具体分析,并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来检视“合晚人”对报纸两次改版与未来发展的态度。本文通过对一家都市报两次改版的考察,反观媒介融合时代都市报转型背后传统媒体的问题与困惑,以期开启对都市报转型之路的探寻。
   第二章介绍都市报的生存状况。随着整个传媒环境发生的微妙改变,加之都市报自身存在运作缺陷和传媒间的不良竞争,我国都市报的发展在警惕西方国家纸媒衰退的同时也要加强自身的转型与应对措施。当下都市报的发展有以下表现:1)总体处于平稳发展,增长态势呈缓慢趋势;2)经济规模增长缓慢,广告收入全面下降;3)读者群逐渐紧缩;4)媒体人对自身发展存在焦虑与困惑。
   第三章以《合肥晚报》两次改版为研究对象,探讨都市报的性质重构与强化。文章分别从改版目的、基本举措,以及对两次改版的解析各方面窥视都市报改版的路径与意义。通过对两次改版的综合分析,《合肥晚报》从内容到形式均体现着都市报的性质。但不难发现,报纸在都市报转型过程中依然存在都市化诉求与新闻管理政治化之间的矛盾与新闻操作的难题。
   第四章是基于合晚人对两次改版的调查问卷的整理,分析当下《合肥晚报》内部现状,以及媒体人对报纸两次改版与未来发展的态度。
   第五章总结《合肥晚报》两次改版的经验与不足,进而反思当下都市报的转型。新传播时代,都市报的转型之路不仅要顺应时代的发展,更应明确自身的定位、强化个性特征,以拥抱全媒体的姿势打造有影响力的纸媒。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