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向往与压抑:伊丽莎白·乔丽的女同性恋观
【6h】

向往与压抑:伊丽莎白·乔丽的女同性恋观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Content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A brief introduction to the writer’s literary achievements and the works

1.2 Literature review

1.2.1 Study on Elizabeth Jolley in Australia

1.2.2 Study on Elizabeth Jolley in China

1.3 Originality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study

1.4 An overview of chapters

Chapter Two Gender Performativity and Queer Theory

2.1 Gender Performativity

2.2 Queer Theory

Chapter Three Lesbian Heroines in Jolley’s Novels

3.1 Self-redemption through love

3.2 Mental growth through imagination

3.3 Chains of memory

3.4 Jolley’s Attitude towards Lesbianism

Chapter Four Factors Caused Jolley’s Contradictory Attitude

4.1 Factors of Elizabeth Jolley’s family and marriage

4.2 Factors of religion and laws

Chapter Five Conclusion

Works Cited

Publications

展开▼

摘要

伊丽莎白·乔丽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文学界大器晚成的作家,并且被评为世界上最有名的135位女性作家之一。乔利的作品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有闲阶级妇女的生活,尤其是她们的迫切要寻找同性别性伴侣的需要。因此乔丽不少作品中都着重表现了女性之间的情感,即同性恋。她作品中很多女主人公都是同性恋者,渴望得到来自同性的爱。这些人物无论是在现实中还是文学创作中都属于边缘群体,甚至她们所居住的环境也几乎是与世隔绝的。在乔丽笔下,这些边缘人物走进读者的视野中心,向世人展示了女性之间可遇不可求、可望又不可得的情感。女性之间的爱、记忆和想象成为乔丽好几部作品的主题;而在一个主题上做出如此多的变化,写出如此多的小说,也是乔丽作品的一大特点。本论文精选出乔丽最有代表性的三部关于女同性恋的作品:《井》、《皮博迪小姐的遗产》和《银鬃马》,通过对女主人公形象的剖析来揭示伊丽莎白·乔丽的女同性观。对乔丽的研究在澳大利亚本土始于她成名后的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而国内的研究大多始于2000年之后。国内目前对于乔丽小说的研究尚未深入和成熟,为数不多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以及叙事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迄今为止,国内鲜见有学者系统地对乔丽的女同性恋观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本篇论文能对国内伊丽莎白·乔丽的研究做出一点贡献。
   本论文主要运用酷儿理论以及性别表演理论来分析乔丽的《井》、《皮博迪小姐的遗产》和《银鬃马》这三部小说中所塑造出的女同性恋者形象,揭示乔丽的同性恋观以及形成她这种矛盾且消极的同性恋观的各种原因。一方面乔丽对作品中女主人公对同性的感情以及对这种感情作出的付出持肯定态度,另一方面迫于社会和家庭的压力以及人物自身的弱点,这些感情往往不得善终。在乔丽看来,女性之间的爱虽然弥足珍贵,但是无法在世间存在。她对与女同性恋行为本身是赞扬的,而对于其结局却持有消极甚至是悲观的态度。乔丽的这三部作品当中透着哀伤和淡淡的怨忿,在她的笔下,女性之间的爱如同世上其他美好的事物一样,让人向往,却无法得到,即使得到,也不能长久。
   这些作品也折射出作者对当时社会对同性恋行为及同性恋者的歧视的不满,同性恋者并非病态甚至是变态,对同性的爱慕之心也是正常的自然的现象,而大众盲目地顺从习以为常的异性恋思维定势,妨碍了女性对自己实际需要的认识,异化为男权社会倡导的异性恋的跟从者,从而迷失自我,即使面对幸福也选择逃避。这也更加导致了女同性恋的边缘化和被动化。在《井》、《皮博迪小姐的遗产》和《银鬃马》这三部作品中,乔丽细腻地刻画了女同性恋者之间美好真挚的情谊,并向读者揭示了社会对同性恋的不认可以及人们内心对权威的畏惧生生毁掉了女性追求幸福的权利。作者从反面暗示出女同性恋者如果自己都不愿面对自己的女同性恋身份,那么她将永远游离在社会边缘并最终被抛弃。
   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简述作者生平及创作和此番研究的新意和意义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第二章介绍性别表演论和酷儿理论。第三章分析三部作品《井》、《皮博迪小姐的遗产》和《银鬃马》中的三位女同性恋人物,从女性之间的爱,想象和记忆三个层面分析同性恋情对主人公产生的影响并总结乔丽的女同性恋观。第四章从家庭和社会等角度论述乔丽这种同性恋观形成的原因。最后一章是论文的结论部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