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抗晚疫病相关基因分析
【6h】

马铃薯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及抗晚疫病相关基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表

第一章 引 言

1.1 课题的提出

1.2 马铃薯种质资源研究

1.2.1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分类

1.2.2 马铃薯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2.3 马铃薯种质资源在抗性育种上的应用

1.2.4 国内马铃薯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

1.3 马铃薯晚疫病与抗性评价

1.3.1 晚疫病菌的研究概况

1.3.2 晚疫病的症状、流行病学及防治

1.3.3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评价

1.4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基因挖掘

1.4.1 寄主抗病类型及抗病机制

1.4.2 马铃薯晚疫病R基因与QTL

1.5 转录组学及其应用

1.5.1 DNA测序技术的发展

1.5.2 转录组学研究技术及应用

1.5.3 RNA-Seq在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中的应用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第二章 马铃薯种质资源晚疫病抗性评价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植物材料

2.2.2 供试菌株

2.2.3 接菌鉴定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材料对不同菌株的抗性分析

2.3.2 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抗性分析

2.4 讨论

2.4.1 筛选出的优异晚疫病抗性材料

2.4.2 种质资源对不同菌株的抗性

2.4.3 不同类别种质资源的抗性

第三章 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植物材料

3.2.2 基因组DNA提取

3.2.3 SSR标记分析

3.2.4 SNP芯片基因分型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基于SSR标记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3.2 SNP芯片遗传多样性分析

3.4 讨论

3.4.1 基于SSR标记的马铃薯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3.4.2 基于SNP标记的马铃薯抗性资源遗传多样性评价

第四章 马铃薯与晚疫病菌非亲和与亲和互作的转录组学分析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植物材料与病原菌接种

4.2.2 DNA提取及dRenSeq分析

4.2.3 RNA提取及文库构建

4.2.4 数据分析

4.2.5 差异表达基因的GO和KEGG富集分析

4.2.6 定量RT-PCR验证

4.3 结果与分析

4.3.1 03112-233的dRenSeq分析

4.3.2 转录组测序及数据分析

4.3.2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3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类

4.3.4 差异表达基因聚类与KEGG富集分析

4.3.5 响应晚疫病菌侵染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

4.3.6 90128及CN152侵染后特异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4.3.7 连续上调或下调表达的基因

4.3.8 qRT-PCR验证

4.4 讨论

4.4.1 马铃薯寄主03112-233对非亲和与亲和互作的响应机制不同

4.4.2 寄主03112-233在非亲和与亲和互作中表达不同的抗病防卫基因

4.4.3 复杂信号转导途径参与寄主-病原互作并启动抗病防御

4.4.4 90128与CN152诱导的非亲和互作与亲和互作的分子机制

第五章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附 录

致 谢

作者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段艳凤;

  • 作者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农业科学院;
  • 学科 蔬菜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金黎平;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