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科研人员信用指标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
【6h】

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科研人员信用指标体系建设与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2.1 科研信用相关研究综述

1.2.2 科研信用评价体系研究

1.2.3 科研信用管理体系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概述

2 科研信用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研究

2.1 信用和科研信用的概念界定

2.1.1 信用的含义

2.1.2 科研信用的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科研道德理论

2.2.2 心理学理论

2.2.3 委托-代理理论

2.2.4 博弈理论

2.2.5 理论基础应用

3 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的科研信用问题

3.1 科研人员失信现象分析

3.1.1 项目申请阶段

3.1.2 项目研究阶段

3.1.3 成果发表及评价阶段

3.2 科研失信原因分析

3.3 科研信用评价特殊性分析

4 科研人员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4.2 科研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

4.2.1 指标的收集

4.2.2 指标的分析与筛选

4.2.3 指标体系的确定

5 基于模糊评价的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模型的建立

5.1 建立评价集合

5.2 建立评价因素集合

5.3 确定各层次的权重值

5.3.1 层次分析法介绍

5.3.2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5.4 确定各评价因素的隶属度

5.4.1 履约能力指标

5.4.2 履约表现指标

5.5 分层模糊评价及评价结果处理

6 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模型应用

6.1 样本数据收集

6.2 典型样本实证分析

6.2.1 模糊综合评价隶属矩阵的建立

6.2.2 模糊综合评价

6.3 多样本实证分析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国家对各类科研工作的投入逐步加大,其中,国家科技计划项目是政府科技投入的最主要的方式之一。但随着科研项目经费投入的加大,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申请、实施及结题阶段,科研失信现象时有发生。此外,由于科研活动对社会及经济存在较大影响,科研失信现象的出现也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产生了影响。因此,科研失信现象已经成为目前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建立合理有效的科研信用评价体系也成了现阶段亟待完成的任务。
  科研信用评价主要涉及的主体包括项目课题负责人、项目评审专家、项目管理专业机构及项目承担单位。由于各个评价主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每个评价主体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均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将主要聚焦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的科研人员,即科研项目负责人,对其信用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实证开展研究。首先,本文界定了科研信用的概念,并对相关理论基础及其对科研信用评价体系的启示进行了详细阐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科研人员从科研项目申请到项目结题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科研失信现象及其原因。其次,在借鉴国内外企业、个人及科研信用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初步选取相关指标建立了科研人员信用评价体系。然后,采用专家访谈法对初步建立的信用评价体系进行调整,确定了可采用的信用评价指标。再次,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科研人员信用进行评价。最后,为验证所建立的科研人员信用评价体系的适用性与科学性,随机选取了100名申请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项目负责人进行了实证研究。从其结果来看,所建立的科研信用评价体系可以有效地对科研人员信用进行评价,且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其最终的评价结果可以为科研项目管理者在判断科研人员项目胜任程度时提供一定的参考。
  总体来说,本文不仅构建了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模型的模型,且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所建立的科研人员信用评价模型的适用性,具有一定的指导与参考意义。但由于国家科技计划项目中科研人员信用问题所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的信用问题也可能会陆续出现,所建立的信用评价模型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及时修正,这些有待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努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