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6h】

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差异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论文框架结构

四、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农业生产效率相关文献综述

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相关文献综述

三、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DEA分析

一、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方法介绍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处理

三、安徽省稻谷生产概况

四、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核算

五、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的空间分析

一、空间计量分析理论方法介绍

(一)空间计量经济学

(二)空间相关性测定

二、数据来源及处理

三、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空间分布特征

四、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空间相关性分析

(一)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全域自相关分析

(二)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局域自相关分析

五、本章小结

第五章 安徽省稻谷生产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一、空间计量模型理论概述

(一)空间计量模型形式

(二)模型的估计及选择

二、指标选取与数据处理

(一)指标选取

(二)数据处理

三、模型建立及分析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二、对策与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粮食又是农业的根本,所以粮食问题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目前我国粮食面临生产成本持续上升、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资源短缺以及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各类严峻挑战。因此,如何面对这些挑战,如何解决新阶段中国粮食供给安全问题已成为农业主要问题。在此背景下,本文认为粮食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解决在众多约束及挑战下粮食生产的新思路。如今,在面临粮食生产的种种挑战之下,深入探究安徽省粮食作物的生产布局变化、生产效率和影响因素等问题,不仅拓展了研究粮食生产布局的思路,丰富了分析的方法,而且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提高粮食的生产效率,就是利用有限的农业资源,使得农业生产要素合理分配,合理利用影响生产效率的因素,也可使得农民创收最大化。
  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点研究:
  首先,本文对2000-2014年安徽省稻谷生产现状进行了定性分析,从产量、播种面积等方面简要分析了安徽省稻谷生产状况及生产差异。稻谷单产高的地市与总产量高的地市并不相同,这就说明单纯从产量或是单产来分析全省的稻谷情况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因此从稻谷生产效率着手研究更加科学和客观。
  其次,构建评价生产效率的指标体系,其中要素投入类指标有农作物播种面积、稻谷播种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农用化肥施用量、农药施用量以及农业从业人员数,产出类指标为稻谷总产量。利用DEAP2.1软件分别测算了2000-2014年间安徽省各地市稻谷生产效率,并对其进行评价分析,从而获得安徽省稻谷生产率的差异性;
  最后,由于现有分析农业生产效率的文献中大部分都忽略了空间因素的影响作用,为此本文通过利用GeoDa软件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掌握安徽省各地市稻谷生产效率空间分布规律,并对2013年安徽的稻谷生产相关的指标数据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影响生产效率的相关因素。
  本文研究获得如下结果:(1)2000-2014年间安徽省稻谷生产产量有所增长,并且生产效率效率呈现逐渐增长的良好态势,特别是中部和南部地区增长明显;(2)稻谷生产效率呈现出一定的集聚效应,生产效率高效率的聚集区出现了由北向南移动;(3)城镇化、农民收入以及人力资本的投入均对稻谷生产效率有所影响,其中城市化水平对其有反向的影响,而农民收入与人力资本均存在正向的影响。
  政策建议:安徽省各地市应该结合本区域地域优势和条件,加大耕地保护力度,推广农机的使用和跨区域作业,普及农业技术,加大教育力度和培训力度,保障农业生产补贴提高农民收入,以此来发挥稻谷生产的潜力,提高稻谷的生产效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