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争锋互联网:新媒体事件中的多元互动研究——以系列PX事件为例
【6h】

争锋互联网:新媒体事件中的多元互动研究——以系列PX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第二节:文献回顾与评述

第三节:理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四节:研究问题及内容

第二章:变迁:PX事件中的互动形态演变

第一节:厦门PX事件:协商式互动

第二节:大连PX事件:邻避运动的肇始

第三节:茂名PX:网络空间直接对峙

第四节:小结:媒介化抗争的常态化

第三章:互动:PX事件中的多方利益博弈

第一节:公众主导反抗文本生产

第二节:互联网资本策略化营销新媒体事件

第三节:政府被动回应各方诉求

第四节:传统媒体的“两重喉舌”报道

第五节:小结:多元互动机制成型

第四章 蜕变:多元社会主体的新发展

第一节:公众:理性表达的探索

第二节:政府:治理逻辑的更新

第三节:媒体:向“调停者”角色转变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以2007-2014年期间国内多地爆发的民众反对PX化工项目事件作为经验材料,分析在这一新媒体事件之中,民众、政府、商业组织、传统媒体系统等多元社会主体所展开的线上话语争夺与线下行动博弈的过程。本研究基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其一,从历时性的维度纵观系列PX事件的演进,有别于一般的对于新媒体事件所进行的单一个案研究,研究相对更为透彻与全面;其二,并不泥陷于对具体事件结果及各方行动对错的判断,转而深入挖掘具体事件当中行动者与参与者的行动一过程。其三,基于对系列PX事件中的多元互动考察,探查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舆论撕裂、共识危机及多元社会主体在此过程中的蜕变。
  本研究表明,一方面,社会化媒体推动了个人化的意见表达与公共参与的勃兴,但随着公众抗争实践的媒介化程度的与日俱增公众的网络公共参与正朝着大众化政治的方向迈进并且日益呈现政治自由化。另一方面,新媒体事件中的民众、政府、商业组织以及传统媒体系统,等多元主社会体基于自身利益诉求书写了关于事件的传播文本:首先,借助于社会化媒体,个体的利益诉求得以表达并实现广泛的网络动员,在此过程中个体认知的差异化以及个性化得以呈现并日渐被认可;其次,互联网商业资本一定程度上将新媒体事件视为一种商业营销策略,间接地推进了事件的社会传播;再次,地方政府往往成为新媒体事件中的被动回应方,传统单向的官僚式行政逻辑无法适应“网络化”民意诉求;最后,传统媒体系统面对新媒体事件发生分化陷入“两重喉舌”的传播窘境,如何调整媒体系统以发挥其“调停人”角色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发现,新媒体事件中多元主体互动既是对事件本身的建构过程,同时也形塑了多元社会主体。具体来说:首先,媒介化抗争行动中的社会公众群体极化现象、社会成见明显,话语表达的非理性状况加剧。其次,政府作为行动的回应方被动卷入新媒体事件之中,却经常泥陷于科层制的行政逻辑逐渐失去公共事件的舆论主导权。最后,就媒介系统而言,新传播环境下新旧媒体如何实现媒介融合,并最终担负起新媒体事件中“调停者”的角色成为当前的焦点问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