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为例
【6h】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1.研究的内容

2.研究的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综述

2.国内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1.社会排斥理论

2.社会认同理论

(二)概念界定

1.新生代农民工

2.社会认同

第三章 群体特征分析及社会认同现状

(一)合肥市经开区概况

(二)群体特征

1.基本生活现状

2.受教育状况

3.外出打工原因

4.工作与收入情况

(三)社会认同现状

1.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

2.对于城市的认同

3.对于乡土的认同

4.对于未来归属的认同

第四章 影响因素分析

(一)改革之中的旧户籍制度

(二)城市体验与乡土记忆的碰撞

1.乡土记忆的影响

2.城市体验的影响

(三)政府、企业、管理缺位,社会组织的作用不到位

1.政府管理上的不重视

2.企业管理不到位

3.社会组织缺位

(四)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资本的影响

1.文化资本的影响

2.经济资本的影响

3.社会资本的影响

第五章 建议与对策

(一)政府管理政策、制度上的创新

(二)自身素质的提升

(三)文化、心理层面的认同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进入新世纪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已经取代他们的父辈逐渐成为了我国入城打工的主力军。与老一代农民工不同的是新生代农民工对于自身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要求更高,他们大多都非常希望留在城市。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他们既很难融入城市也不愿返回农村,引发了他们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城市认同、农村认同、未来归属的认同等一系列的社会认同问题。这些社会认同问题不仅让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发展受到限制也给我国社会和谐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
  本研究以合肥市经开区的新生代农民工为例,先从他们的基本生活现状、受教育程度、外出打工原因、工作与收入状况四个维度对农民工群体特征进行调查,再从自身身份认同、城市认同、乡土认同、未来归属认同四个维度对农民工的社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并在调查中抽取了4位农民工作为典型案例,对他们做了访谈。在调查与访谈中笔者发现:
  1.新生代农民工的虽然基本生活现状大多已经与城市人民无异,但是受教育程度普遍较城市人民低,且缺乏工作职业技能,导致他们工作收入较低且劳动强度大。
  2.新生代农民工普遍对于自身身份的认同有着模糊化的倾向,他们即便在入了城市户口后还是很难完全融入城市。
  3.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城市的认同度往往较高,反之对于乡土的认同度较低,但是现实是他们城市难入而农村难回。
  4.对于自身的未来归属认同非常的迷茫。
  然后通过调查所得的数据、访谈的成果以及新老两代农民工的数据对比剖析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产生的原因。在文中具体将这一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改革中的旧户籍制度;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的碰撞;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的管理;农民工自身素质这四个方面。
  在对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分析与论述后又分别从政府的政策制度创新、农民工自身素质提高、文化心理层面的认同三个角度有针对性提出了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的建议与对策。
  希望本研究能够在丰富我国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研究的理论界限的同时也能够为消除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提供一定的思考与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