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6h】

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第一节 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

一、主要内容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调查样本说明

一、研究方法

二、调查样本说明

第一章 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相关概念阐释

第一节 社会转型期的内涵

第二节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第三节 社会认同的概念界定

第四节 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三、社会认同理论

第二章 转型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现状—以江苏省南京市为例

第一节 身份认同模糊化,未来归属迷茫

第二节 政治认同的弱化,参政意识不强

第三节 经济认同边缘化,生活缺乏保障

第四节 文化认同“孤岛”化,文化交往封闭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障碍的成因检视

第一节 制度安排不足是新生代农民工难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不彻底

二、城市就业制度的不平等

三、农村土地制度的不完善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均衡

五、教育培训制度缺乏长效性

第二节 社会环境“缺氧”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客观因素

一、经济收入水平低阻碍实际身份的转变

二、市民的守旧思想影响着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接纳

第三节 自身能力素质弱是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主观因素

一、较差的心理承受能力削弱了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

二、偏低的就业能力制约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选择

第四章 重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途径与对策

第一节 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创新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二、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

三、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为新生代农民工争取城镇平等待遇

四、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实现新生代农民工子女受教育公平化

五、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健全政治参与制度

第二节 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发展平台

一、以企业为载体,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

二、合理解决劳资关系问题,确保同工同酬

三、企业协助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职业规划

四、发挥工会“安全阀”作用,维护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企业管理,提供发展平台

六、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与城市职工互动

第三节 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一、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二、提升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

三、发展人际沟通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接过父辈手中的接力棒进入城市工作,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新生力量。而城市也成为新生代农民工栖息的主要区域,他们熟悉这里的环境,希望在城市安居乐业。然而理想与现实之间总是有差距,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管理制度的制约,新生代农民工虽然在城市打工和生活,没有长期稳定的居所,更难以获得他们梦寐以求的市民身份,导致新生代农民工生存在城市与农村的夹心层中,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又不愿退归农村社会,成为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生存状态的失意,进一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对社会的认同,因此社会认同陷入“内卷化”、“边缘化”化的困顿局面。如果我们再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未来的城市将会形成两个差距悬殊的群体,一方是生存在“城中村”里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另一方则是生活在高楼大厦里的城市人群。两类群体的互相排斥、互不相融势必引起社会的震荡,最终危害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与和谐发展。因此我们要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帮助新生代农民工走出社会认同困境,融入城市社会大家庭。
  本论文首先从新生代农民工生活的“转型期”时代背景出发,运用马克思经典“经济—政治—文化”三元结构说,提出社会转型不是简单社会结构要素的转型,而是社会整体结构的转型,并且将社会转型的内容分为经济转型、政治转型、文化转型,为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现状搭建逻辑模型。其次,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研究建立充分的理论依据。不仅从政治学角度提炼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理论、学说。而且跨学科运用社会学家泰弗尔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两种理论相互交融为本论文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再次,运用实证分析方法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身份、政治、经济、文化四个维度揭示社会认同产生的障碍。接着,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产生认同障碍的原因。总结出制度安排不足、社会环境“缺氧”、自身能力素质弱是影响社会认同的三大因素。最后,本论文明确提出转型期重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三大实践路径和建议:一是强化政府主体作用,创新城乡一体化制度改革。其建议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的就业制度,建立健全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推进新生代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拓宽政治参与渠道、健全政治参与制度;二是落实企业社会责任,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发展平台。其建议包括:加大对农民工培训力度,企业确保同工同酬,发挥工会“安全阀”作用,协助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做好职业规划,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参与企业管理,增强新生代农民工与城市职工互动;三是拓展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其建议包含: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心理素质,适应社会发展;发展人际沟通能力,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