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阜阳市X镇为例
【6h】

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问题研究--以阜阳市X镇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易地扶贫搬迁是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是国家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是关乎到搬迁户的切身利益,妥善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适应问题,既是保障搬迁户权益的客观要求,也是关系到农村政治、经济和社会能否稳定、持续发展的前提。在我国,绝大部分的贫困人口都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物质资源匮乏且交通不便地区,如何使这一部分人的生活发生实质性的改变,甚至永久摆脱贫困局面,一直是国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十三五”期间,阜阳市有10438人需要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搬迁任务以及难度极大。在调查了解的过程中发现虽然易地扶贫搬迁是搬迁户从生活条件恶劣、自然资源匮乏的地区搬迁到环境相对较好的地区,意味着生活、生产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有更多、更好的资源可以利用,但现实状况常常不是这么简单,如,对他们来说最重要的农业资源,不仅没有因为搬迁而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再加上其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职业技能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较弱等原因,阻碍了其可持续的发展,同时,搬迁户进入新的地方,必然会面对许多新的事物和新的困难,这就要搬迁户善于学习,但由于大部分搬迁户自身条件的限制,所能利用的机会有限,更为其社会适应增加了新的挑战。 在我国扶贫战略中,易地扶贫搬迁是用以解决“一方水土不能养育一方人”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那么在此背景下,搬迁对象所面临哪些社会适应难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领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将研究重点聚焦于安徽省阜阳市X镇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问题,运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和再社会化理论分别从生活、经济、心理以及社会关系网络四个方面对搬迁户的社会适应现状进行描述,同时从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搬迁户的生计维系方面以及美好生活需求满足三个角度对阜阳市X镇易地扶贫搬迁户的社会适应问题进行实证研究,挖掘到影响其适应的原因有物质经济原因、生活环境原因、搬迁户自身的特征以及心理原因等,并从国家、安置区以及个体即制度建设——强化搬迁户社会权益保障、网络塑造——构建社会支持系统、增能赋权——促进个体的适应能力三个方面制定妥善解决易地扶贫搬迁户适应问题的对策和建议,来推动搬迁贫困户“挪穷窝、换思想”,帮助其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收入,确保安置区群众的生活质量,实现贫困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事做、能致富”的脱贫发展目标,继而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