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花鸟画传统的临摹与教学——以中国美院国画系为例
【6h】

中国花鸟画传统的临摹与教学——以中国美院国画系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引言

正文

一.花鸟画的传承概说

二.中国美院国画系的历史

三.中国画系花鸟画藏品分类及技法解析

4.文人花鸟画教学案例——墨竹

4.1 文人画浅说

4.2 墨竹画史

4.3 国画系重点学科梅兰竹菊课程描述

4.4 国画系参考材料:画册文献

结论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传移默写是中国画传统教学的重要手段。选择经典的临本,面对原作进行临习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国画教学中的基本问题,并可与古人气息相互感通。因此,临摹教学与实物写生、画史画论研读鼎足而三,是传统中国画教学的津梁。
   中国美院国画系花鸟专业的临摹教学自成特色,形成了值得珍视的历史传统,对国内各大美院的花鸟画教学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潘天寿、吴茀之、诸乐三等先生的指导下,中国画系的花鸟画教学取得了重要成就。在潘天寿等先生的主持下,中国画系先后购进了一批明清及海派花鸟画精品,为花鸟画教学积累了珍贵的实物教学临本。与此同时,国画系的花鸟画教学也建立了完整的本科教学纲要,形成了以宋元明清花鸟画杰作、真迹为核心的临摹教学体系,并以各大博物馆和学院藏品为依托,编制了详细的教学纲要和教学类目。在画史画论和古诗词教学中,花鸟画专业也形成了自已的特色。潘天寿先生本身就是美术史家,也是出色的诗人,这一点也影响了花鸟专业的学风血脉。
   总起来看,中国画系的花鸟教学是以本院藏品为纽带,进而与整个花鸟画史和现当代花鸟画创作产生了直接的关联,在中国美院乃至整个中国的花鸟画教学中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是一项珍贵的历史遗产。重新梳理这份历史遗产,总结花鸟画专业的临摹教学经验,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国内学者的同类研究主要表现为各类教材,既无藏品依托,又无教学传统的梳理,在方法与内容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国外学者的同类研究大多集中在画史画论部分,针对中国画临摹教学法的专业论述尚不多见。目前,国内流行的花鸟画临摹类著作,或侧重于画史论述,或侧重于简单的技法解析,而针对博物馆藏品的著录性文字及单篇学术论文又往往远离教学实践。上述同类研究显然无法满足当下花鸟画教学的现实需求。
   本论文采用了跨领域的研究方法,在中国画系花鸟画藏品的基础上展开研究,通过实物来梳理中国花鸟画史。此外论文还将对潘天寿诸先生的花鸟画教学方法进行系统的梳理,认真总结本系的花鸟画教学经验。针对当下花鸟画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本文也将进行深入研讨,力图解决图像时代传统教学法的传承与转换问题。

著录项

  • 作者

    彭小冲;

  • 作者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授予单位 中国美术学院;
  • 学科 国画·花鸟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闵学林,曹意强;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J212.27-42;
  • 关键词

    中国花鸟画; 临摹教学; 专业特色; 传统学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