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情境主义国际研究导论
【6h】

情境主义国际研究导论

代理获取

目录

引言

情境主义者的生活情境

与列菲伏尔的共同旅行——寻找合法性

没有情景主义,只有情景主义者

为什么情境主义者的共同理想都是游戏社会?

通往游戏社会之路

致谢

参考文献

声明

展开▼

摘要

情境主义(Situationism)这个词所涉及的不仅是作为组织的 “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简称SI),还有情境主义者(situationist)及其建构情境(construct situation)的实践。
   情境主义的贡献跨越了许多不同的学科,它不仅是后马克思哲学中的重要批判力量,媒体理论的重要开创者,它还深刻影响了西方现当代的城市规划和艺术实践。这些综合的批判与建构,也使情境主义在在二十世纪中期的欧洲政治风暴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因此,研究情境主义当然应该是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一项议题。
   由于国内对情境主义思潮的译介主要限于景观理论等个人文本,缺乏对情境主义的历史发展、思想结构与实践演变的完整译介。因此,建立情境主义研究的框架和视角是全面研究情境主义的首要任务。
   情境主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们的共同愿景是“游戏社会”? 如何来认识情境主义,用何种研究方法来发掘情境主义的宝贵遗产,这是本文的立足点。
   本文从文献概况、历史情境、人物介绍、组织历史、运动愿景以及实践策略等各个角度,来给出后续深入研究所需的框架与线索,并试图从两条主线展开对其极具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历史的研究,一是情境主义者对于游戏概念的推进以及他们自身的游戏性,二是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反观他们所进行的日常生活批判。
   本文首先从准情境主义者的生活情境开始,以此牵扯出当时的生活细节和宏观历史,二者中都埋藏着情境主义者后期思想实践的因缘。第二章仍然继续开头的日常生活线索,引出情境主义者与列斐伏尔的关系渊源,双方的共同努力为情境主义奠定了合法性基础。第三章则介绍了情境主义者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也是情境主义组织,即“情境主义国际”的核心成员,而接下来的组织历史又展现了情境主义者之间的差异与矛盾。情境主义者所坚持的包容性和多样性成为对情境主义国际组织方式的客观质问。这些人物与历史也将我们带回到情境主义是什么的问题中去。第四章则整理前几章中所埋下的游戏线索,从游戏社会的愿景来反观情境主义早年与列斐伏尔的交往,以及情境主义者对游戏社会的憧憬。从西方近代游戏思想及相关的乌托邦想象,溯源到前苏格拉底的希腊,以此来讨论情境主义的合法性自我建构。最后概述了在游戏社会的愿景下,情境主义如何通过种种批判策略的实验形成了一种跨界的总体介入的诗性实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