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
【6h】

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1949-2014)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及分析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第一章 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

第一节 沈尹默主坛

第二节 上海中国书法篆刻研究会的成立

第三节 书法篆刻的学习普及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沈尹默:典正中和,秀逸劲健

二、潘伯鹰:圆浑秀劲,简淡凝练

三、白蕉:潇散纵逸,超凡脱俗

四、钱瘦铁:质朴渊雅,峻厚险辣

五、邓散木:雄奇朴茂,巧思多变

第二章 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

第一节 遭遇“文革”

第二节 工农兵书法作者通讯员活动活跃

第三节 展览活动与字帖印谱的出版热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来楚生:高古秀逸,苍茫浑朴

二、陈巨来:雍容静穆,珠圆玉润

第三章 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

第一节 上海书画出版社推出大陆第一本书法专业刊物——《书法》

第二节 篆刻在全国领风气之先

第三节 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王蘧常:高古奇崛,大气厚重

二、谢稚柳:清秀飘逸,风姿奇丽

三、赵冷月:古朴生拙,天真烂漫

四、陆俨少:行云流水,舒卷自如

五、钱君匋:清雅劲健,刚柔相济

六、方去疾:纵横恣肆,欹侧清奇

第四章 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

第一节 挑战与举措

第二节 海派书法晋京展

第三节 上海书法篆刻中坚力量述评

第四节 主要书法篆刻家及其创作特征

一、周慧珺:刚健雄强,跌宕豪放

二、韩天衡:爽利豪迈,奇崛雄浑

三、周志高:雄强奇丽,灵动矫健

四、童衍方:厚重朴茂,神完气足

五、吴子建:古穆渊雅,瑰丽奇谲

六、刘一闻:峻峭清利,典雅隽秀

七、徐正濂:奇强峭拔,刚健率直

八、沃兴华:稚拙跌宕,真力弥漫

九、李静:酣畅淋漓,跌宕起伏

十、丁申阳:萧散俊逸,空灵淡荡

十一、徐庆华:大气古拙,畅达玄奥

总论

一、总体发展态势

二、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

三、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主要影响分析

四、重振海派书法,当下一些反思

上海书法年表(1949-2014年)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的发展,与全国书法篆刻的发展基本一致,但也有自己的特色。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来看,新中国成立后,以沈尹默、白蕉等为代表的书家群体中兴帖学,虽然王蘧常等名家出入碑版而各成大家,然帖学仍然是建国后海上书风的主流。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狂热般的书法篆刻浪潮以后,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已愈益走向一个反思与多元价值观念下的书法创作的格局,一味崇尚传统的有之,力求标新立异的有之,于碑帖各执一端的有之,融会贯通兼容并蓄的也有之,更有人尝试对传绕书法进行解构和重塑。就篆刻而言,上海篆刻家十分重视传统和师承关系,全面继承着秦汉古玺印、唐宋官印、明清流派等各个时期所蕴含的宝贵精华,来楚生、陈巨来等大家辈出。可以说,从沈尹默主盟书坛,及至十年浩劫后,王蘧常、谢稚柳等复出,直到周慧珺、韩天衡等与有着共同理想的书协团队提出“发扬优良传统,振兴上海书法”,以及沃兴华等书家的创变,上海书坛呈现碑帖融合、开放多元的局面。
  本文着重把握艺术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力图避免单纯的文献罗列与图录解说,通过大量搜集有关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及其创作方面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既重视从历史、时代、社会及文化背景等方面梳理和解读上海书法篆刻创作,同时真实记录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发展的大事记;也重视书法家、篆刻家创作方式的个案研究,其中作品解读参考艺术史研究中的形式分析和图像分析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整体结构以时间为序,把握上海的书法篆刻发展大脉及其曲线态势,分为四个时期:“上海书法篆刻普及期(1949-1965)”、“上海书法篆刻尴尬期(1966-1976)”、“上海书法篆刻引领期(1977-1997)”、“上海书法篆刻挑战期(1998-2014)”。同时,对每个时期代表性书法篆刻家个体的创作特征进行剖析。最后,对1949年至2014年上海书法篆刻六十五年总体发展态势、创作风格的总体趋势、主要个体创作风格特征及其在上海书法篆刻发展关键环节中作用等进行总结,并对当下重振海派书法进行一些反思。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