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肠杆菌生物合成乳清酸途径的优化
【6h】

大肠杆菌生物合成乳清酸途径的优化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英文名词缩写表

第一章绪论

1.1乳清酸

1.1.1理化性质

1.1.2应用

1.2 乳清酸的合成方法

1.2.1乳清酸化学合成

1.2.2乳清酸生物合成

1.3大肠杆菌乳清酸合成

1.3.1嘧啶核苷合成途径

1.3.2乳清酸合成关键酶

1.3.3乳清酸合成前体

1.3.4乳清酸分解代谢

1.3.5乳清酸合成旁路代谢

1.3.6乳清酸转运蛋白

1.3.7 TCA循环与乙醛酸循环的影响

1.3.8糖酵解途径的影响

1.4 Red同源重组技术

1.5 ORISPR/Cas9系统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材料

2.1.1引物、质粒、菌株

2.1.2实验仪器、试剂、培养基

2.2实验方法

2.2.1引物设计

2.2.2 PCR

2.2.3质粒提取

2.2.4酶切与连接

2.2.5琼脂糖凝胶电泳

2.2.6 DNA回收

2.2.7转化

2.2.8转化子筛选

2.2.9 RED基因重组技术

2.2.10 CRISPR基因编辑技术

2.2.11发酵

2.2.12样品分析

第三章乳清酸内源合成途径的增强

3.1 T7启动子的整合

3.1.1实验材料

3.1.2实验方法

3.1.3实验结果与讨论

3.2模块优化

3.2.1实验材料

3.2.2实验方法

3.2.3实验结果与讨论

3.3前体供应水平的提高

3.3.1实验材料

3.3.2实验方法

3.3.3实验结果与讨论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乳清酸积累菌株的构建及筛选

4.1乳清酸合成下游基因的敲除

4.1.1实验材料

4.1.2实验方法

4.1.3实验结果与讨论

4.2精氨酸合成相关基因的敲除

4.2.1实验材料

4.2.2实验方法

4.2.3实验结果与讨论

4.3乳清酸转运相关基因的敲除

4.3.1实验材料

4.3.2实验方法

4.3.3实验结果与讨论

4.4生长状况的改善

4.4.1实验材料

4.4.2实验方法

4.4.3实验结果与讨论

4.5模块优化

4.5.1实验材料

4.5.2实验方法

4.5.3实验结果与讨论

4.6本章小结

第五章副产物乙酸的减少

5.1培养基优化

5.1.1实验材料

5.1.2实验方法

5.1.3实验结果与讨论

5.2乙醛酸循环的激活

5.2.1实验材料

5.2.2实验方法

5.2.3实验结果与讨论

5.3糖酵解途径弱化

5.3.1实验材料

5.3.2实验方法

5.3.3实验结果与讨论

5.4本章小结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赵梦圆;

  • 作者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化工大学;
  • 学科 生物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袁其朋,刘颖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2TQ9;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