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吲哚美辛抵制黑色素瘤细胞系OCM-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6h】

吲哚美辛抵制黑色素瘤细胞系OCM-1裸鼠移植瘤生长的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探讨吲哚美辛(IN)对人脉络膜黑色素瘤(CM)细胞系OCM-1细胞裸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为吲哚美辛在眼科领域的抗肿瘤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将OCM-1细胞植入24只雌性裸鼠腋周皮下建立移植肿瘤模型,建模后5~6d,待肿瘤长至5mm大小时,将荷瘤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IN1mg/kg组、IN2mg/kg组,按组每日腹腔注射相应的药物,连续用药2周,观察肿瘤生长情况。2周后处死动物,称量肿瘤重量并计算抑瘤率;应用HE染色检测各组肿瘤组织组织病理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增殖细胞相关核抗原(ki67)、凋亡抑制因子(survivin)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分析各组裸鼠肿瘤组织中surviv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mRNA的表达。
   结果:
   1.治疗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IN1mg/kg组、IN2mg/kg组的肿瘤体积分别为:(1547.91±360.08)mm3、(1524.20±354.75)mm3、(1122.04±183.76)mm3、(783.01±92.25)mm3,肿瘤重量分别为:(1.48±0.26)g、(1.46±0.17)g、(1.13±0.22)g、(0.76±0.18)g,IN1mg/kg组、IN2mg/kg组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CM肿瘤体积缩小、重量减轻,与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2mg/kg组CM肿瘤的体积和重量均小于IN1mg/k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1mg/kg组、IN2mg/kg组的抑瘤率分别为22.86%、48.00%,抑瘤率随IN剂量的增加而升高。
   2.HE染色组织病理检测:空白对照组及生理盐水组肿瘤组织血管丰富,局部可见大片坏死区,细胞排列较紊乱,异型性明显,病理性核分裂像常见,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IN1mg/kg组肿瘤组织中血管减少,坏死区面积减少,异型性没有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组显著。IN2mg/kg组肿瘤组织血管及坏死区面积显著减少,细胞排列较规律,病理性核分裂像较其他三组减少,可见肿瘤细胞凋亡改变。
   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RT-PCR检测: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IN1mg/kg组、IN2mg/kg组ki67增生指数分别为(76.73±3.34)%、(73.30±2.95)%、(55.97±2.24)%、(32.87±2.91)%,IN2mg/kg组ki67增生指数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N1mg/kg组与其他3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2mg/kg组survivin蛋白及mRNA、VEGFmR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较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N1mg/kg组与其他3组间上述3项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IN可抑制OCM-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对OCM-1裸鼠移植瘤的抑制呈剂量依赖性。
   2.IN通过下调survivin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增殖,从而抑制OCM-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3.IN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抑制肿瘤血管生成,从而抑制OCM-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
   4.Survivin和VEGF可能在抑制CM的生长方面存在协同作用。IN可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协同阻断肿瘤血管生成途径,共同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进而抑制CM移植瘤生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