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Terson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6h】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中Terson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通过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眼部筛查及随访,评估该病中Terson综合征的发生、发展情况。 方法:选择所有于2010年6月至2011年9月间急诊入住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脑外科并初步诊断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患者。在患者急诊入院3小时内即作首次眼底检查,此后分别在入院后1,3,7天,2周,1个月,3个月时检查眼底。检查采用直接眼底镜,由眼专科医生实施。若发现眼底出血,在患者瞳孔足够大或可行散瞳的情况下,以手持式眼底照相机拍摄眼底照片。首次眼底检查同时由脑外科医师作Hunt-Hess分级。 结果:总共收集到SAH患者74例(男37例,女37例),年龄范围27到81岁,平均51.2岁。观察到Terson综合征19例(31只眼),年龄范围36到69岁。平均47.9岁。Terson患者中Hunt-Hess分级Ⅳ级及以上的有14例(73.7%),Ⅳ级以下5例(26.3%);而无Terson患者中Ⅳ级及以上仅有6例(10.9%),Ⅳ级以下49例(89.1%)(Fisher’s exact test P<0.001)。视网膜出血情况多样,若一只眼中合并多种眼内出血,则以最前面的出血定名。我们观察到视网膜浅层出血6例(8只眼),视网膜前出血10例(19只眼),玻璃体出血3例(4只眼)。双眼的出血,虽有多寡,但都是同一类型的。除3例因玻璃体出血影响眼底观察外,其余Terson综合征患者均有后部视网膜出血,3只眼累及周边部。从Terson综合征患者不同位置视网膜出血与Hunt-Hess分级及生存状况间的关系分析,内界膜下出血可能代表着患者的预后不良。本组Terson综合征病例均于首次眼底检查中得以诊断,在此后观察中未见新发生眼内出血或眼内出血增多。对存活的Terson综合征患者观察显示视网膜浅层出血均在3个月内吸收,视网膜前出血在观察期间有明显减少。3例玻璃体出血患者中2例(2只眼)因眼内出血多、吸收慢,在发病2个月后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视力均达到0.6。 结论: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Terson综合征的发生率为25.7%.Terson患者中单眼发病占36.8%。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情重者容易并发Terson综合征。Terson综合征患者眼部出血均发生于颅内出血后的数小时内。

著录项

  • 作者

    杨乾军;

  • 作者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学院;

  • 授予单位 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
  • 学科 眼科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沈丽君;
  • 年度 2012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综合;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