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空间噪声/振动传输编码超材料理论与应用
【6h】

空间噪声/振动传输编码超材料理论与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传统噪声/振动源辨识技术

1.2.1噪声源辨识技术

1.2.2振源辨识技术

1.2.3传统方法局限性与解决思路

1.3噪声/振动的超材料调控研究

1.3.1声学超材料概述

1.3.2超材料声波调控研究现状

1.3.3超材料振动调控研究现状

1.4超材料空间物理场单传感器压缩感知

1.4.1压缩感知基础

1.4.2压缩感知的超材料实现

1.5研究难点及关键科学问题

1.5.1研究难点

1.5.2关键科学问题

1.6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声学超材料传输理论及分析方法

2.1引言

2.2声学超材料理论基础

2.2.1晶格与能带理论

2.2.2等效介质理论

2.3声学超材料传输特性分析方法

2.3.1声学传递矩阵法

2.3.2振动传递分析法

2.4超材料传输特性分析及控制案例

2.4.1模型设计与传输特性分析

2.4.2传输特性调控的动力学分析

2.4.3噪声/振动传输特性控制与应用

2.5本章小结

第3章声子晶体腔共振方向传输编码

3.1引言

3.2声子晶体腔共振方向传输理论

3.2.1声子晶体线缺陷理论

3.2.2等效声学谐振腔方向耦合理论

3.3线缺陷腔共振方向传输编码

3.3.1模型设计

3.3.2声源方向感知实验验证

3.4声栅腔共振模型方向传输编码

3.5本章小结

第4章超材料单传感器声学相机

4.1引言

4.2空间折叠超材料模型设计与分析

4.2.1超材料模型设计

4.2.2声通道模块传输特性分析

4.2.3超材料模型传输特性编码分析与验证

4.3超材料单传感器声学辨识方法

4.4空间多声源辨识与成像

4.4.1空间方位声源辨识

4.4.2空间平面多声源辨识与成像

4.5与传统声学相机对比

4.6本章小结

第5章随机耦合超材料振动传输编码

5.1引言

5.2随机耦合局域振子动力学理论

5.3随机耦合局域振子系统的传输编码特性

5.3.1传输特性编码

5.3.2系统参数对传输编码的影响规律

5.4随机化共振超材料模型设计与实验验证

5.4.1超材料模型结构设计

5.4.2超材料振动传输编码验证

5.5本章小结

第6章超材料单传感器振动辨识

6.1引言

6.2超材料振动辨识原理与方法

6.2.1单传感器振动辨识原理

6.2.2振动激励的频域辨识方法

6.2.3冲击载荷的时域辨识方法

6.3多振源激励频域辨识

6.3.1实验设置

6.3.2实验结果

6.4冲击序列时域辨识

6.4.1实验设置

6.4.2实验结果

6.5本章小结

第7章总结与展望

7.1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

7.2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7.3后续的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姜添曦;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仪器科学与技术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何清波,冯志华;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N2TH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