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SFA的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的关系研究
【6h】

基于SFA的中国上市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致谢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银行效率与股权结构的研究综述

1.2.1 银行效率的研究综述

1.2.2 股权结构与效率的研究综述

1.2.3 研究述评及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银行效率与股权结构的理论研究

2.1 银行效率的理论研究

2.1.1 银行效率的内涵界定

2.1.2 银行效率的分类

2.1.3 银行效率的度量方法

2.2 股权结构的理论研究

2.2.1 股权结构的界定

2.2.2 委托—代理理论

2.2.3 公司治理理论

2.3 股权结构与效率的关系

2.3.1 股权性质与效率关系

2.3.2 股权集中度与效率关系

2.3.3 股权制衡度与效率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特征分析

3.1 样本银行的选取

3.2 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特征分析

3.2.1 上市银行的股权性质特征分析

3.2.2 上市银行的股权集中度特征分析

3.2.3 上市银行的股权制衡度特征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研究设计

4.1 银行效率测度模型的构建

4.1.1 随机前沿利润模型的构建

4.1.2 银行效率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

4.2 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的研究假设

4.2.1 银行股权性质与银行效率的研究假设

4.2.2 银行股权集中度与银行效率的研究假设

4.2.3 银行股权制衡度与银行效率的研究假设

4.3 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的回归模型设计

4.3.1 银行股权结构的指标变量的选取

4.3.2 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的回归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

5.1 银行效率测度结果与分析

5.1.1 银行前沿模型的参数估计

5.1.2 银行的效率结果值与分析

5.2 回归模型变量描述性统计检验

5.3 银行股权结构与效率关系的实证分析

5.3.1 股权性质与效率的实证结果分析

5.3.2 股权集中度与效率的实证结果分析

5.3.3 股权制衡度与效率的实证结果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建议对策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特别声明

展开▼

摘要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并通过治理机制影响银行效率,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与其效率息息相关,二者关系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课题。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有所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股独大、国有股控股、股权高度集中”的特征。十二五规划和十八大报告都明确提出“深化金融体制的改革,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股权结构成为了银行深化改革的关键。因此,对我国上市银行的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通过对国内外银行效率和股权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界定了银行效率和股权结构的概念,阐述了股权结构与效率的理论。以2007-2011年14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样本银行的股权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研究假设,构建了基于SFA(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的银行效率测度模型和回归模型,分别从股权性质、股权集中度和股权制衡三个维度研究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银行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外资股持股比例与银行效率正相关,国有股持股比例与银行效率负相关;股权集中度与银行效率存在倒“U”型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股权制衡与银行效率呈倒“U”型关系。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上市银行股权结构的调整路径:国有股减持过程中,应该采取国有股相对控股、相对集中的策略;适当放宽合格境外投资者的持股限制,鼓励外资长期持股;继续积极引进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