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miRNA的异常表达
【6h】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miRNA的异常表达

代理获取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miRNA的异常表达

材料与方法

结果

第二部分 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异常表达mi RNA的验证及其临床意义

材料和方法

结果

分析与讨论

参考文献

四、附录1

致谢

六、附录2 Ⅲ型胶原肾小球病二例

综述 胶原纤维性肾小球病研究进展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微小RNA(microRNA,miRNA,miR)是否存在异常表达,以期在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找出与狼疮活动相关的miRNA,并观察其表达与SLEDAI评分、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等的联系,探讨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miRNA的表达是否参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发病及活动。
   方法:选取46例SLE活动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称“活动期1组”),另选20名SLE稳定期患者和10名健康体检者分别称“稳定期1组”和“正常对照组”,采集EDTA抗凝外周静脉血5 m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磁珠阴性分选法分离B淋巴细胞,流式细胞术验证B淋巴细胞纯度,根据TRIzol Regent的操作步骤提取RNA,将每组单个样本RNA混成组总RNA,进行组间芯片分析,校正后的两个样品间杂交信号强度的比值>2或<0.5代表有明显的表达差异,初步筛选SLE活动期患者在外周血B淋巴细胞异常表达的miRNA。
   重新选取选取16例SLE活动期和16例SLE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称“活动期2组”和“稳定期2组”.同上方法分离出B淋巴细胞并提取单个样本总RNA,利用stem-loop Real time-PCR技术对前期试验筛选出的miRNA进行验证。在SPSS17.0软件上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对数据进行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分析验证所得差异表达miRNA与狼疮活动指标(SLEDAI评分、血清补体C3及免疫球蛋白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芯片分析显示,与稳定期1组比较,共有70条miRNA在活动期1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存在显著性差异表达,有统计学意义。结合不同组间芯片信号强度的比值大小、已有的相关文献报道及去除影响实验结果因素等方面,从以上70条miRNA中挑出16条作为最终筛选结果。其中,异常低表达的包括miR-103、miR-26a、miR-191、miR-150、miR-17、miR-155、miR-92a、miR-181a、miR-221和miR-222,异常高表达包括miR-1249、miR-1224-3p、miR-2116-star-st、miR-4258、miR-1915和miR-220b。
   对这16条差异表达的miRNA经stem-loop RT-PCR技术验证显示,与稳定期2组比较,在活动期2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有5条miRNA(miR-191,miR-i03,miR-17,miR-1224-3P,miR-1249)呈低表达;1条miRNA(miR-155)呈高表达, P值均<0.05。
   数据经双变量相关处理显示,活动期2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miR-191和miR-155的表达分别与血清补体C3下降程度与呈正相关和负相关;未见活动期2组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的miRNA表达与SLEDAI评分或与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之间存在直线相关性。
   结论:SLE活动期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存在着多条miRNA的差异表达,其中miR-191和miR-155的差异表达均与血清补体C3下降有关,提示外周血B淋巴细胞中miRNA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SLE患者的狼疮活动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