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以及qnr和靶位酶改变引起耐药机制的研究
【6h】

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以及qnr和靶位酶改变引起耐药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第一部分多重耐药柠檬酸杆菌β-内酰胺酶的基因型研究

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柠檬酸杆菌qnr基因型和靶位酶改变的研究

摘要

1.前言

2.材料与方法

3.结果

4.讨论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柠檬酸杆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展开▼

摘要

目的:了解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柠檬酸杆菌的耐药性及其β-内酰胺酶基因型分布,探讨柠檬酸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机制并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 方法:收集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柠檬酸杆菌52株,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17种抗菌药物对52株柠檬酸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52株柠檬酸杆菌ESBLs、AmpC、MBI的产酶情况,再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β-内酰胺酶基因,并对扩增产物进行基因测序和同源性分析。 结果:三维试验检出31株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其中24株菌单纯产ESBLs,3株菌单纯高产AmpC,2株同时高产AmpC酶和ESBIs,未检出MBL。31株产β-内酰胺酶的柠檬酸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除均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均为100%敏感及对氨苄西林100%耐药外,β-内酰胺酶产生株对14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β-内酰胺酶产生株。PCR检出20株菌均携带blaTEM样基因,1株菌携带blaSHV样基因,8株菌携带blacTx-M-1样基因,15株菌携带blaCTX-M-13样基因,5株菌携带blaCIT族基因。挑选5株TEM全编码基因测序均为广谱酶TEM-1基因;2株CTX-M-1组全编码基因测序为CTX-M-3亚型;3株CTX-M-13组全编码基因测序,2株为CTX-M-14亚型(GenBank注册号:EF416289),1株为CTX-M-65亚型,均为国内外首次报道(GenBank注册号:EF394372);4株CIT族全编码基因测序,1株为CMY-2亚型;1株与CMY-2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8%,13个碱基突变导致3个氨基酸的改变,是一种新的CMY亚型β-内酰胺酶,此序列被命名为CMY-35(GenBank注册号:EF394371);2株(22和23号菌株)与CMY-2编码基因序列的同源性为99%,3个碱基突变导致2个氨基酸的改变,是一种新的CMY亚型β-内酰胺酶,此序列被命名为CMY-34(GenBank注册号:EF394370)。 结论:改良三维试验可用于检测同时高产AmpC酶和ESBLs的菌株。我院柠檬酸杆菌β-内酰胺酶检出率高,应重视β-内酰胺酶产生菌的检测。我院临床分离的柠檬酸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高度耐药,对氟喹诺酮类和氨基糖甙类药物敏感性也较差,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高度敏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是治疗产β-内酰胺酶柠檬酸杆菌的最佳药物。β-内酰胺酶产生株对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β-内酰胺酶产生株。柠檬酸杆菌所产β-内酰胺酶主要是ESBLs和AmpC酶。产ESBLs和AmpC酶是我院柠檬酸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产ESBLs柠檬酸杆菌的ESBLs基因型以CTX-M型为主,其次是TEM型。柠檬酸杆菌产β-内酰胺酶呈现多样性,同一菌株可携带多种β-内酰胺酶基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