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ERK和P38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骨骼肌凋亡中的作用
【6h】

ERK和P38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小鼠骨骼肌凋亡中的作用

代理获取

目录

缩略词表

摘要

前言

一、材料

二、方法

三、结果

四、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硕士期间的论文发表

致谢

综述 凋亡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萎缩的研究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
   本实验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动物模型,模拟人类COPD的病理生理特点。通过ELISA法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的含量,Real-Time RCR法检测Bcl-xl mRNA、Bak mRNA、Bad 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ERK与p-P38蛋白表达,本实验阐明了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小鼠骨骼肌凋亡,可能与激活ERK和P38信号通路有关。
   方法:
   本实验采用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的动物模型,将成年SPF级雄性C57BL/6小鼠32只随机分成2组:正常组(NC组),造模组(HH组),每组16只。造模组小鼠置于低氧高二氧化碳舱中(O2浓度为9.0%~11.0%,CO2浓度为5.0%~6.0%),每天8小时,每周6天,共4周,其余时间与对照组在同一室内(室温20~23℃,相对湿度50%~70%),对照组生活在正常大气环境中,饲养条件2组相同。在造模前后称量小鼠体重;光镜观察骨骼肌形态;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ELISA法检测骨骼肌线粒体和胞浆内细胞色素C和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Bcl-xl mRNA、Bak mRNA和Bad mRNA的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p-P38与p-ERK蛋白表达。
   结果:
   (1)小鼠体重
   造模4周后,对照组小鼠和造模组小鼠体重都增加;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体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骨骼肌形态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纤维排列紊乱、断裂,局部萎缩,脂肪沉积;
   (3)骨骼肌线粒体结构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膜部分破坏,嵴排列紊乱,部分消失;
   (4)骨骼肌细胞色素C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内细胞色素C含量下降,胞浆内细胞色素C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5)骨骼肌凋亡诱导因子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线粒体内凋亡诱导因子含量下降,胞浆内凋亡诱导因子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6)骨骼肌Bcl-xl mRNA、Bak mRNA和Bad mRNA含量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Bcl-xl mRNA表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k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ad mRNA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7)骨骼肌p-ERK、p-P38蛋白
   与对照组相比,造模组小鼠骨骼肌中p-ERK、p-P38表达增加。
   结论:
   本实验证实了慢性低氧高二氧化碳导致小鼠骨骼肌凋亡;线粒体途径的凋亡参与了小鼠骨骼肌凋亡的过程;ERK和P38信号通路可能通过改变Bcl-2家族中多种蛋白浓度,参与了该凋亡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