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反恶意软件的法律规制
【6h】

论反恶意软件的法律规制

代理获取

摘要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它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和丰富多彩。然而日益增多的恶意软件严重扰乱了互联网的秩序,危害了网络安全。这一问题已逐渐引起了全世界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恶意软件的定义、类型和危害从比较法的角度对规制恶意软件进行了研究。针对我国现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的问题,提出了完善恶意软件法律规制的建议。
   全文共计2万余字,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恶意软件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性。
   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并评论了美国和欧盟规制恶意软件的相关法律状况。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我国涉及恶意软件的各项法律法规(主要有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并分析了所存在的问题。研究侵权责任法应如何规制恶意软件是这部分的核心。主要包括使用恶意软件侵权责任构成的认定和利用恶意软件侵权的主体及侵权责任方式的分析两方面。针对前者,详细地介绍了恶意软件侵权的归责原则和恶意软件侵权的责任构成要件,并对免责事由进行了论述。“恶意软件侵权责任构成要件”方面着重论述的是损害事实和因果关系。本文认为恶意软件侵权的损害事实应从广义上理解,因果关系方面本文认为应当采用相当因果关系学说以减少受害人的举证责任。针对后者,主要介绍了使用恶意软件侵权的主体的类型和使用恶意软件侵权的责任承担方式。
   第四部分提出了完善我国恶意软件法律规制的立法建议。其一,在现行法律下如何完善对恶意软件的规制。主要从刑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侵权责任法几方面分析如何完善我国恶意软件的规制。其二,探索建立我国规制恶意软件的基本法。主要包括:从侵权责任法上对恶意软件进行明确的界定;在侵权责任法中结合恶意软件自身的特点规定具体的使用恶意软件侵权构成要件,以解决受害人的举证和赔偿额难以确定的问题;完善侵权责任法要平衡软件厂商和网络用户之间的利益,考虑到软件厂商的发展;在侵权责任法中规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