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乳腺癌手术对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乳腺癌手术对心电图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

诊断标准

相关因素及分组标准

统计学方法

结果

1.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电图变化

2.乳腺癌术后心电图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讨论

1.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电图改变

2.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电图改变的相关因素

3.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4.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5.本研究的意义

结论

附图

参考文献

综述 心电图心电轴转位变化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
  乳腺癌(Breast cancer, BC)是我国女性最常见的癌症,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严重疾病,为女性恶性肿瘤中的第一位。目前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同时联合化疗(Chemotherapy,CT)、放疗(Radiotherapy, RT)、内分泌治疗(Endocrine therapy, ET)、靶向治疗(Gene therapy)等治疗的综合治疗为原则。然而,治疗疾病的同时,化疗药物对于患者心脏也具有一定的毒性,围手术期的心血管事件(CardiovascularEvents,CE)对患者的健康也是一大隐患,严重者可影响患者围手术期的生活质量以及其预后水平。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作为临床治疗过程中的针对心脏毒性的一种检测手段,在国际上已被广泛认可及研究。然而,乳腺癌患者除化疗外单纯手术及其他相关指标对心电图变化的影响目前鲜有报导。
  目的:
  通过观察和分析114例乳腺疾病患者患者术前及术后心电图的改变,结合其临床表现及相应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探讨手术对患者心电图指标改变的影响,提高对术后心电图改变的认识,从而为医生对患者下一步的临床综合治疗提供信息参考。
  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被确诊患有乳腺疾病的女性患者共114例,年龄25~78岁,平均47.5岁,其中患有乳腺良性疾病的患者为14例,患有乳腺癌的患者为100例。研究方法:应用日本光电cardiofax ECG-9620p型12导联分析仪检测心电图,分别于手术前后1周内记录并测量患者的心电图改变(测量指标:PR间期、QRS时限、QT间期、P波电轴、QRS波电轴、T波电轴、RV5电压、SV1电压、RV5+SV1、钟向转位变化等),心血管事件高危患者(既往心血管病史、高龄、高血压等)同时采血检测心肌酶学指标,并做好相应记录工作。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及相应科学分析。进行病例样本的手术前后自身对照,计数资料应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进行计算,分类变量应用卡方检验进行计算。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电图QT间期较术前显著缩短且与术前QT间期有明显差异(P=0.034),并且左侧接受手术的患者较右侧接受手术者更明显(P=0.029)。
  2.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电图P波电轴较术前左偏且具有统计学的明显差异(P=0.025)。
  3.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电图V5导联R波电压较术前相比明显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明显差异(P=0.026),并且左侧手术患者较右侧手术患者升高更明显(P=0.049)。
  4.术后心电图QT间期较术前明显缩短的2个相关因素:月经初潮时间(初潮年龄小于12岁)(P=0.005)、糖尿病患病史(无糖尿病患病史)(P=0.028)。
  5.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电图无钟向转位变化67例,出现顺钟向转位变化24例,逆钟向转位变化9例。
  结论:
  1.乳腺癌手术对患者心电图QT间期有显著影响,术后患者心电图QT间期较术前缩短并且左侧手术患者较右侧手术患者术后较术前改变更为明显。
  2.乳腺癌手术对患者心电图P波电轴有显著影响,术后患者心电图P波电轴较手术前左偏。
  3.乳腺癌手术对患者心电图V5导联R波有显著影响,术后患者心电图V5导联R波电压较术前相比明显增高,并且左侧手术患者心电图术后V5导联R波电压较术前升高相对右侧手术患者更明显。
  4.经过单因素分析,得出月经初潮年龄小于12岁和无糖尿病患病史为乳腺癌患者术后心电图QT间期较术前缩短的相关因素。
  5.乳腺癌患者手术后心电图出现钟向转位变化的患者中大部分为顺钟向转位变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