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脑卒中与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关联性研究
【6h】

脑卒中与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关联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一、 资料来源

二、统计方法

结果

一、病例组、对照组患者基本情况

二、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分析

讨论

参考文献

综述:我国脑卒中疾病发生现状、危险因素及防治

攻读硕士专业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研究探讨脑卒中与生活方式危险因素关联性。通过收集苏州市某医院一定时间内就诊患者生活方式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脑卒中疾病生活方式危险因素,从而提出改变生活方式策略,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复发率。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选取苏州市某医院2012年7月20日至2017年01月30日收治住院的174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期内到院进行体检且诊断排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疾病的174名患者作为对照组。回顾性调查研究两组患者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等资料,记载患者生活方式资料并进行分析。运用Logistic回归统计学方法对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咸食等生活方式因素进行统计学检验,探讨脑卒中生活方式危险因素。生活方式因素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病例组患者174人,其中男性108人,女性66人;对照组患者174人,其中男性79人,女性95人。病例组年龄分布在22-89岁,平均年龄(68.9±14.1)岁;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0-89岁,平均年龄(68.6±14.5)岁。
  对吸烟生活方式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吸烟人数127人,不吸烟人数47人;对照组吸烟人数84人,不吸烟人数90人。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吸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表明脑卒中吸烟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
  对饮酒生活方式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饮酒人数144人,不饮酒人数30人;对照组饮酒人数51人,不饮酒人数123人。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饮酒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表明脑卒中饮酒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
  对高脂肪饮食生活方式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高脂肪饮食人数114人,正常饮食人数60人;对照组高脂肪饮食人数89人,正常饮食人数85人。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高脂肪饮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P<0.05。表明脑卒中高脂肪饮食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
  对咸食饮食生活方式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咸食饮食人数134人,正常饮食人数40人;对照组咸食饮食人数74人,正常饮食人数100人。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咸食饮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P<0.05。表明脑卒中咸食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
  对高糖饮食生活方式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高糖饮食人数80人,正常饮食人数94人;对照组高糖饮食人数113人,正常饮食人数64人。对两组患者生活方式高糖饮食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P<0.05。表明脑卒中高糖饮食的发生率要高于对照组。
  对性别性别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男性108人,女性66人;对照男性79人,女性95人。对两组患者性别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表明脑卒中性别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
  对年龄因素进行Logistic单因素分析。病例组年龄分布在22-89岁;对照组年龄分布在20-89岁。对两组患者年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P>0.05。此研究中表明年龄对脑卒中疾病的发生不具有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
  将以上单因素分析筛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做Logistic多因素分析,入选因素有性别、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咸食5个因素。5个因素分析结果都显示P>0.05。此研究表明性别、吸烟、饮酒、高脂饮食、咸食5个因素都不是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此研究表明,吸烟、饮酒、高脂饮食、高糖饮食、咸食、性别与脑卒中疾病有着密切关联性,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健康。因此,通过改变潜在危险性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脑卒中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水平。加强对人群的健康教育,通过实施脑卒中一级预防,提高其生命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