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 表达的影响
【6h】

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观察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 表达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一、古代医家对CAG的认识

1.病名溯源

2.病因病机

3.治法方药

二、现代中医对CAG的研究

1.病因病机研究

2.治则治法研究

3.治疗机制研究

三、现代医学对CAG的认识

1.幽门螺杆菌感染

2.十二指肠液及胆汁反流

3.胃黏膜微循环改变

4.自身免疫

5.血管活性因子及细胞因子

6.叶酸、维生素缺乏

7.生活方式

四、CAG与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关系的研究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一、病例选择

1.西医诊断标准

2.中医辨证标准

3.纳入及排除标准

4.试验病例的终止标准

5.病例的脱落标准与处理

二、研究方法

1.病例来源及分组

2.治疗方法

3.观察项目

4.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分析方法

三、研究结果

1.一般资料分析

2.两组治疗后临床证候疗效比较

3.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总积分比较

4.两组治疗前后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5.两组治疗前后病理情况比较

6.治疗组免疫组化病理比较

7.安全性观察

第三部分 讨论

一、CAG的病机探讨

1.脾胃虚弱、胃体失养是本病之本

2.气机不畅、胃络瘀滞为本病之标

二、健脾活血方的组成及方解

1.组成

2.方解

三、现代药理学研究

四、健脾活血法治疗CAG的作用机理探讨

1.改善胃黏膜血流量

2.诱导细胞的分化

3.调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

4.调节细胞免疫

五、结论

六、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缩略语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采取随机、对照的方法,观察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脾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表达的影响,探讨可能的作用机制。
  方法:根据本研究的纳入标准,收集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普内科门诊符合CAG脾虚血瘀证诊断标准的患者共78例。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脱落2例,对照组38例,脱落3例,治疗组予口服健脾活血方(炙黄芪15克,炒白术10克,炒苡仁15克,莪术10克,炒枳壳10克,佛手10克,鸡内金10克,石见穿15克,每日1剂,水煎服,200ml,早晚各一次),共治疗3个月;对照组予口服胃复春片(每次4片,每天3次),共治疗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治疗组治疗前后TGF-β1、Smad3表达的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1.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患者38例,其中临床治愈13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9.50%;对照组患者35例,其中临床治愈2例,显效6例,有效14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62.86%。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症候疗效之间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2.胃黏膜病理检查比较:在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肠上皮化生的程度上,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对比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亦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两组均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胃黏膜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治疗组治疗前后胃黏膜免疫组化病理比较:治疗后TGF-β1及Smad3的表达比治疗前显著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TGF-β1与Smad3的表达在治疗前(r=0.793)与治疗后的表达(r=0.735)均呈正相关(P<0.05)。
  4.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无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结论: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CAG脾虚血瘀证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萎缩、肠化的程度,并可以降低患者TGF-β1及Smad3蛋白的表达,提示健脾活血法可能通过改善胃黏膜血流量、诱导细胞分化、调节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细胞免疫等机制达到治疗CAG的目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