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黑暗的心》艺术与道德的融合
【6h】

论《黑暗的心》艺术与道德的融合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第一章 《黑暗的心》神秘帝国认同

一、神秘帝国组织身份建构

二、马洛的身份认同

三、库尔兹的神秘帝国认同

第二章 《黑暗的心》对宽容认同

一、宽容的布道者

二、不宽容的朝圣者

三、灵魂的救赎:宽容

第三章 《黑暗的心》叙事艺术与道德融合

一、摹图板与象征叙事

二、灾难大呼救与兄弟之爱

三、库尔兹遗言的道德阐释

四、形象对位交织与道德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首先从历史和身份认同的角度对《黑暗的心》主人公认同冲突在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神秘帝国组织身份建构,马洛身份认同,库尔兹神秘帝国认同,揭示了冲突根源在于帝国神秘团体对于主人公的操控,进而发现主人公都采取了特定方式的抗争。借助认同研究,推断文本主人公的身份在《黑暗的心》一文中有重要意义。它是理解《黑暗的心》这本小说的突破点。之前学界对《黑暗的心》研究没有真正弄清主人公的具体身份,因为康拉德采用了极其隐晦的叙事策略。为了弄清主人公的身份,笔者以比较文学的视角从文本中的绘画解读出库尔兹隐性身份的心灵图像以及身份归属——他疑似一名共济会会员,并从文本的叙述中得知马洛是一位带有大写字母的圣徒,推断出马洛可能是一名入会的共济会学徒。从文本叙事层面看,康拉德为了再现他的作品具有道德观的创作理念,他赋予马洛佛菩萨的形象。这一形象从某种程度上遮蔽了马洛的共济会学徒身份。为了深入研究马洛的真实身份,笔者对马洛的佛菩萨形象作了梳理,从身份认同研究的角度探究,以英国文学中主人公罕见的佛菩萨的形象剖析为突破口,分析了主人公马洛三种手印的外相“无畏印”“与愿印”“禅定印”与佛菩萨内在宽容的心念有着深层联系;结合房龙《宽容》的著作,通过故事叙述者马洛对驶入非洲内河人和船的记忆描述,传递出文本宽容的道德观及其表现:懒惰的不宽容、无知的不宽容及自私自利的不宽容,揭示出人类的文明进程需要宽容作为法则的主题思想,并深入阐述了《黑暗的心》中不宽容的现代思想根源于恐惧,而恐惧与文本中的神秘社团共济会有直接关联。文本中回到英国现实生活中的马洛以佛菩萨形象示人,而在非洲马洛是以一名神秘的共济会学徒身份出现。康拉德在创作《黑暗的心》时使用了共济会的摹图板,并按照共济会摹图板要求对全文章节进行了整体布局。文本中每一章都对应共济会特定等级摹图板所追寻的道德体系。其中,灾难大呼救姿势是共济会兄弟之爱的表达。文本中呈现出的“兄弟之爱”“宽容”“仁慈”是共济会基本的道德秩序。《黑暗的心》主要人物身上都有共济会特征。文本中出现的神秘社团是与共济会紧密关联的光明会。同时借助文本中的词频与共济会史料,把《黑暗的心》叙事艺术与道德互融的研究推向更高层次。文本中出现的马洛的“谎言”及库尔兹的“恐怖”将获得令人信服的诠释。最后得出《黑暗的心》文本以共济会绘图板作为引领,康拉德凭借非洲亲身的经历与生活中各种见闻,把非洲人生活中的事实形象与欧洲殖民者的共济会形象、魔王形象与共济会形象、物化形象与共济会形象对位交织在一起,以象征性符号的寓言材料,深入地阐述了不同寻常的道德体系。此种道德体系体现了共济会三个等级不同的道德层面。康拉德正是使用了共济会的象征艺术形式把评论与所绘之事对位交织使《黑暗的心》文本实现了艺术与道德最大程度上的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