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
【6h】

社会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 研究方法

1.5.1 比较分析法

1.5.2 案例分析法

1.5.3 实证分析法

1.5.4 调查访谈法

1.5.5 文献档案法

第2章 基础理论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转型期概念界定

2.1.2 地方政府概念界定

2.1.3 政府作为概念界定

2.2 地方政府角色定位的理论分析

2.3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理论分析

第3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1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的越位问题

3.1.2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的缺位问题

3.1.3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中的错位问题

3.2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存在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3.2.1 人治的传统思想影响

3.2.2 现有的财税体制影响

3.2.3 考核评价模式的影响

第4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实践经验启示

4.1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经验借鉴

4.1.1 济南市市中区政府经济行为情况

4.1.2 杭州市下城区政府经济行为情况

4.2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教训启示

4.2.1 重庆市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情况

4.2.2 内蒙古清水河县政府经济行为情况

4.3 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总结与启示

第5章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定位

5.1 转型期的特点及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

5.1.1 转型期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更加主动

5.1.2 转型期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更加高效

5.1.3 转型期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更加规范

5.1.4 转型期要求地方政府经济行为更加民主

5.2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基本原则

5.2.1 坚持科学发展原则

5.2.2 坚持实事求是原则

5.2.3 坚持因地制宜原则

5.2.4 坚持市场主导原则

5.3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内容定位

5.3.1 严格落实上级宏观经济政策

5.3.2 准确把握区域发展总体方向

5.3.3 制定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

5.3.4 积极承担提供公共产品职能

5.3.5 营造良好的区域经济发展环境

5.4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重点措施

5.4.1 推动产业升级

5.4.2 加强财源建设

5.4.3 加强项目建设

5.4.4 强化招商引资

5.5 转型期地方政府经济行为保障措施

5.5.1 民主政治保障

5.5.2 干部队伍保障

5.5.3 制度环境保障

5.5.4 文化氛围保障

第6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加快发展的转型期,在这个时期,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在这种背景下,本文重点分析转型期地方政府区域经济发展有关作为的问题,希望给国内地方政府提供一些借鉴和启示。
   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有关基础理论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对国内地方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客观地讲,由于我国是计划经济时代向市场经济时代转变,许多政府职能没有界定清楚,出现了政府越位、缺位、错位等诸多的问题。全面分析这些问题,有利于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第二,对国内一些地方政府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济南市市中区、杭州市下城区为例,分析了这两个区级政府在发展区域经济中的好经验、好做法;以重庆市地方政府、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政府为例,分析了他们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这些经验和教训,对于国内县区级政府发展地域经济,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第三,对国内县区级政府经济行为定位进行了分析。根据转型期的特点及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影响,明确了科学发展、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市场主导四个基本原则,主要是对于地方政府经济行为定位及发展经济措施进行了重点分析,对于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保障措施进行了研究。
   论文的创新点就在于结合自己政府机关工作的优势,对于一些经济发展中的措施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特别是在对济南市市中区的经济发展中,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同时,结合工作实际,对于下一步地方政府发展经济行为,提出了一些创新性的观点和对策。论文的不足之处在于自己的理论水平有限,对于一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下一步需要继续改进和完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