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智能型报警处理系统的模型的建立
【6h】

智能型报警处理系统的模型的建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1.引言

2.报警的产生处理方式

2.1传统的报警系统的弱点

2.2应用人工智能

2.3建立基于知识库的智能报警系统所要解决的问题

3.报警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功能

3.1 IEC-61968标准以及IEC-61970标准简介

3.2 XML语言简介

3.3 SCADA系统的构成

3.4报警系统的构成

4.知识库的设计与建立

4.1知识库的设计原则

4.2获取推理规则

4.3报警数据库的管理与维护

4.4和CIM模型的映射

4.5小结

5.报警处理机和报警推理机的设计

5.1程序的功能要求

5.2组件模式和依赖倒置

5.3利用推理规则之外的资源

5.4时序问题及其他

5.5小结

6.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报警系统是SCADA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一个具备推理能力的智能化的报警系统可以帮助调度人员准确识别、定位已经发生的故障,总结故障原因,显示电力网络潜在的问题。.本文讨论了一个支撑这样的智能报警系统的SCADA系统所应该具有的结构:支持企业应用平台的三层架构,各个模块具有符合IEC一61968标准的接口,以中间件服务相互连接。智能报警子系统包含知识库、报警处理/推理程序和知识库维护工具等模块。 为实现这样的智能系统,应建立一个通用的规范的电力系统推理规则知识库。本文讨论了建立这样这个知识库应遵循的原则,里面的推理规则应具有通用性,逻辑简单易于实现,与推理算法独立,且用 XML 语言表达,易为推理程序及其他应用所接受。知识库充分结合国际标准的CIM模型,依照CIM模型中的设备继承层次结构,建立推理规则的层次结构;利用TopologicalNode类组织和限定推理规则的应用范围。 推理程序应该具有IEC-61968 规定的通用的接口,即能在需要时调用在线的潮流计算程序或者稳定程序,得出更精确的结果,也可以被其他SCADA系统的模块所调用,与其他模块交换故障的信息。利用组件化编程模式,推理程序不再依赖于特定的算法,可以灵活配置多种推理算法。报警处理程序必须考虑报警的时序、误报、漏报等问题,尽力消除这些问题的不良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