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弥合与连接: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的场景重构
【6h】

弥合与连接: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的场景重构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

1.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2.场景理论的研究概况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与场景理论的内涵发展

1.1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的涵义与特点

1.2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场景的内涵

第二章 线下亲社会行为的场景不足及影响

2.1线下亲社会行为的场景因素

2.2线下亲社会行为场景的不足

2.2.1模糊隔离的信息系统

2.2.2 社会规则框架下 的交往场景

2.2.3身体必须在场的物质地点

2.3线下场景对个人角色和行为的影响

2.3.1普遍的集体型人格

2.3.2被动的关注者

第三章 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弥合路径及场景特征

3.1网络亲社会行为的场景因素的变化

3.2网络亲社会行为的新场景要素

3.2.1技术空间:身体的物理性缺席

3.2.2网络时间:以自我为中心的时间节点

3.2.3 用户:去中心化的关系网络与弱连接

3.3网络对亲社会行为的弥合路径

3.3.1成本维度上的弥合路径

3.3.2助人获得感维度上的弥合路径

3.3.3自我新型文化的形成

3.4网络弥合下亲社会行为的场景特征

3.4.1融合共享的信息系统

3.4.2 自由切换的交往场景

3.4.3主动生成的个人场景

第四章 线上与线下亲社会行为的连接路径

4.1用户行为习惯与亲社会行为的连接

4.1.1空间与环境

4.1.2用户实时状态与生活惯性

4.1.3社交氛围

4.2用户之间的连接

4.2.1场景的象征要素

4.2.2场景的社会要素

4.3分享协同的关系场景及对人的影响

4.3.1.分享协同的关系场景

4.3.2.个人与场景的相互建构

第五章 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场景的优势与隐忧

5.1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场景的优势

5.1.1个体激活:从单一走向多元

5.1.2自组织机制:从混沌走向秩序

5.1.3群体互动:激发亲社会行为

5.1.4社会网络:可复制性

5.2网络时代亲社会行为场景的隐忧

5.2.1“圈子文化”形成新的社会冲突

5.2.2商业性欺诈抬高信任成本

结语

参 考 文 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承 诺 书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郝晓媛;

  •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

  • 授予单位 山西大学;
  • 学科 传播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彩霞;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网络时代; 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